◎马宇琪
“没有捷径只有死磕。”《哪吒2》导演饺子自述这是电影成功的原因之一。《哪吒2》自上映以来,“高开疯走”气势只增不减,超燃剧情为高票房“推波助澜”,老少皆宜的叙事风格扩大了观影群体的年龄段,幕后制作团队多年来的良苦用心让人物配音、造型、场景设计充满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和符号。
要说这部电影,自然离不开疯魔主角——来自陈塘关的“吒”少。不少人会拿《哪吒2》的“黑眼圈”哪吒与20世纪80年代的老版哪吒对比,认为老版哪吒形象更具传统美感。实际上,今年与大家见面的哪吒是在保留原有精髓的基础上加入了更多的创意和创新,使其更加立体和多元。一个接地气、亦正亦邪、可盐可甜的主人公形象更能拉近影片与观众间的距离,从荧幕外看戏到动画某一帧里面的聚众“吃瓜”,只需要哪吒一句“去你的鸟命”。时代在变化,人们看事情的方向也有所改变。从前,观众心疼哪吒多于羡慕哪吒,现在,人们更加佩服哪吒即使被“魔丸”二字诅咒,也能“逃出生天”。
有关哪吒的人物解读,一千位观者有一千个独到的见解。主角的鲜活,离不开配角们的衬托。排除主角光环围绕的哪吒,剧中的其他角色形象同样值得细细分析。
申公豹一家是我心中的“意难平”。虽为妖族,他们却心向仙道。哪吒为取得玉液琼浆,与申正道交会。申正道看哪吒一心想学本事,便收其为徒,作为长辈还好心规劝哪吒不要熬夜,不过却惹恼了哪吒,两人“火拼”,只做了两分钟师徒。让人印象深刻的是,哪吒不打招呼冒昧地闯入申正道家中,叽里咕噜地作了几句开场诗,申正道并没有恼怒,反而向其他学生夸赞哪吒不服输。申正道还告诉自己的学生,既然是妖,命运无法改变,只能付出更多努力取得自己想要的。作为父亲的申正道自然也影响到了儿子申小豹。申小豹在家听父亲的话,一心学习,只为成为申公豹那样的阐教仙人。“我会变人嘞”当申小豹兴奋大喊这句话的时候,代表着他在自我成长道路上迈出了一大步,完成了一次小小的自我实现,就像我们小时候学会新技能获得的满满成就感。
比起父亲的真诚和弟弟的不谙世事,申公豹更像个会投机取巧的“社会人”,为了获得机会,不得不替他人干活。可换个角度想想,他本是妖,能进入玉虚宫,必然是要付出异于同门的代价。他是仙家的“边角料”,却是家乡的小骄傲。他既勤奋上进,又智慧过人,可命运却从未对他温柔以待。比起哪吒那“我命由我不由天”的豪迈,申公豹走的是一条更为艰难的路,一边向命运低头,一边又咬牙与命运抗争。他的每一步都充满了无奈与挣扎,可即便如此,他依然没有放弃。他的故事,或许没有哪吒那般轰轰烈烈,但让人感到心酸。
七山五岭里补习班一群认真修炼的小牛、小羊、小狼、小猫咪、小豹子甚至还有小土松犬,他们穿着整齐的校服,却被当作穷凶极恶的妖对待。他们有什么错呢?父母被抓走炼丹,一帮留守小朋友没日没夜地训练,只为心中的玉虚宫。虽然训练很辛苦,但大家都很爱戴申正道。在师父被抓之后,小孩们急得拿上破铜烂铁上前保护。申正道手都断了,仍作揖请求仙界给他徒弟们一个修仙机会。“我等进了玉虚宫,就能接受正道教化。”那卑微的模样着实让人心疼。
“我命由我不由天”,谢谢导演饺子,打破刻板印象,让承受偏见的人有勇气面对现实,扭转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