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京收
立在乡下老屋前,初春的风拂过面庞,我似乎又看见年迈的祖母,端着半盆淘米水,侧身泼向家门口旁边的一棵小桃树……
我八岁那年,一天中午放学回家,不经意间看到祖母家门口右边的墙根处长出了一棵桃树嫩苗。
这是一棵野生桃树,有些耷拉腰身的细枝条上,挑着六七片翠绿的叶子,显得格外柔弱娇小。看到它,我连忙喊祖母来看,她见了却淡淡地说:“这桃树生得太靠近门口了,又紧挨着墙,任由它长大,树根扎进墙缝会撑出裂纹,得拔掉它。”
我连忙挡在祖母身前:“不能拔,这说不定是我吃桃后丢在那儿的桃核长出来的呢。”
祖母盯着我,就笑了,说:“那就让它先长着吧,以后,它若是挡了门口或是撑坏墙了,我们再处理它。”
我高兴地挽起祖母的胳膊,蹦跳着进屋吃饭了。
接下来的日子,我放学回到门口,总要先观察一会儿那棵桃树。偶尔几次,我也悄悄地朝着小桃树念叨:“你要靠南边生根,不要将根扎进墙壁里,撑坏墙我们会刨掉你,也不要将枝叶探向靠门的一侧,那样会被砍去枝叶……”
这种由桃核自然萌发出来的桃树为实生苗,生长速度非常慢,通常需要四五年的时间才能开花结果。
但是,祖母家门口的这棵桃树,仅仅过了三年,便在那个春天生出了三两枝桃花,并在当年就结了几个果子。
桃子是毛桃,第一个熟透的果子,是祖母亲手摘来给我吃的。那是阴历七月末的一个午后,我午觉刚醒,祖母便用葫芦瓢舀子端了几个洗净的桃子,笑着对我说:“这是门口桃树上的桃子。”
桃子虽小,但已微红,我拿来一只,入口即尝到了桃子原生态的香甜。那个幸福的午后,连同祖母慈祥的面庞,一同定格在了我脑海中。
也在那年,八十六岁高龄的祖母身体大不如前。进入冬季,当第一场大雪飘起的时候,祖母便病倒在了炕上,仅一个月后,祖母永远地离开了我们。
春天来了,祖母家门口的那棵桃树,已经有母亲的小擀面棒那么粗了,但这一年,桃树却枝叶稀疏,一副无精打采的模样。只有靠近主干的粗枝条上寥寥几朵花。那花,却是谎花,终究没有结出一个桃子。
日子总要向前看。又过了两年,春暖花开的季节,成群的鸟儿总喜欢在祖母家门口栖落下来。那棵桃树,此时和我一样,像是从祖母离开的悲伤中彻底走了出来,一个劲儿地疯长,枝繁叶茂。三四月份时,朵朵桃花挂满了枝头。农家日子,一如村南弯弯曲曲的小溪水缓缓流过,无声无息。经历过炎炎夏日,等到秋风送爽的时候,桃树上已是硕果累累。
已在外地寄宿求学的我,逢周末回家一次,总要打量下桃树的生长情况。或许,世间万物皆有灵性,我始终相信,儿时我对着小小桃树说过的话,它听懂了。因为,直到今天,祖母家门口的桃树已经有碗口粗了,它旁边苔痕渐染的老墙壁上,一道裂纹也没有显现,它的枝干也偏向了右侧生长,完美地避开了遮掩家门口……
每一年,春光明媚的季节,朵朵粉嫩的桃花,总会挂满桃树倾向右侧的虬枝,绽放着穿透岁月的美丽。此时,邻家的那条老狗也总爱趴在树下斑驳的光影里,它的眼角挂满了岁月沧桑,静静地凝望远方。
花香随风弥漫,时光静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