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于 菲
通讯员 袁明国 文/图
春光明媚,在位于滨海区中外合作产业园的山东鹤见红旗环境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工人正忙着进行板材切割、组件安装等生产工作,车间一侧,已装配完毕的脱水机整齐摆放,正等待封装打包后发往世界各地。
“我们最新下线的一批脱水机,主要供应国内的广东中山和国外的萨尔瓦多、哥伦比亚。目前,公司的订单已经排到了6月份,几条生产线正满负荷运转,全力以赴赶制生产任务。”山东鹤见红旗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丰伟说,公司凭借专利技术,制造出的叠螺式污泥脱水机和多重圆板式污泥脱水机具有节能、体积小、使用寿命长、维护方便、可抑制二次公害等优点,产品畅销欧亚、美洲等多个国家和地区。一季度,公司销售收入1122万元,超去年同期20%以上,实现国内销售和海外出口“开门红”。
当下,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除了企业自身产品质量过硬外,尽最大限度满足客户需求是其制胜法宝。“我们采用‘订单式’生产模式,根据客户实际需求提供不同型号和价位的产品。同时,还将每年销售收入的7%以上投入创新研发当中,持续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王丰伟说。
“订单式”的生产模式让企业能够更加有针对性地投入生产,在滨海,“订单式”的生产企业正变得越来越普遍,企业积极主动对接市场与客户,大力实施“精准”战略,确保产品品种齐全、适销对路。
为积极应对复杂多变的市场形势,潍坊春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已经把“用户需要什么,我们就生产什么”的“订单式”生产理念深深融入到公司发展过程。“有些客户需要产品达到较高硬度,而有些客户则对纯度有相应要求,我们会根据客户不同用途,通过原料合理配比进行产品生产,满足客户多种需求。”潍坊春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宋浩源说,2至3月份,公司销售收入同比增长了20%。目前,该公司生产的六方氮化硼、硼化钛等产品在行业内占比达到40%至50%。
如今,滨海区众多企业凭借“订单式”生产模式实现了快速发展,政府也在积极助力企业拓展市场,为企业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和更有力的支持。2025年,滨海区开展“我帮企业组主场”系列活动,深入推进“我为企业找订单”,与企业一起走出去拓市场、促合作,促进各类企业、产品、服务、市场精准对接,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不遗余力为企业纾难解困,全力以赴做好服务保障,推动经济运行实现“季季红”“全年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