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塑人生的
七重镜像

(2025年04月11日) 来源:潍坊日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刘鑫

  在《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这本书中,作者斯蒂芬·柯维以深入浅出的方式,为读者呈现了一套切实可行的人生准则,用“七个习惯”引领我们踏上通往高效能生活的旅程。
  书中首先谈及思维定式的影响力。思维定式宛如我们内心的地图,决定着我们看待世界的角度与方式。不同的思维定式塑造出各异的认知与行为模式,进而主宰人生走向。现实生活中,不少人常抱怨外界限制,却未察觉真正的束缚源自固有思维。打破这种禁锢,以开放姿态接纳新事物,是个人成长的关键前提。这一理念为后续阐述七个习惯筑牢根基,让我们明晰改变始于思维,这是迈向高效能的首要步骤。
  积极主动作为第一个习惯,绝非单纯的行为表现,更是一种对生活高度负责的态度。具备此心态的人,会将目光聚焦于自身可控之事,把挑战视为成长契机,勇于承担责任。刺激与回应之间存在一段距离,成长和幸福的关键,在于我们如何利用这段距离。面对生活种种,我们拥有选择回应方式的自由。回顾过往,面对困难时,许多人或许都曾陷入消极被动,坐等外界改变,而非主动出击。积极主动地对待生活,才能把握住人生的主导权。
  以终为始,强调做事前明确目标与愿景的重要性。人生如同建造大厦,需先有详尽蓝图。心中有清晰的终极目标,行动才更具针对性与意义。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没有目标的人如在茫茫大海中失去航向的船只,难抵成功彼岸。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忙于琐事而忽视对人生目标的思索。通过这一习惯可知,应适时停下脚步,审视人生方向,确保当下努力与长远目标契合,避免误入歧途。
  要事第一,传授了合理分配时间精力的方法。柯维的时间管理四象限法则,将事务分为重要且紧急、重要不紧急、紧急不重要、不重要不紧急四类。高效能人士会把精力着重放在重要不紧急的事务上,这类事务虽不紧迫,却关乎个人成长发展,如自我提升、构建良好人际关系等。只有学会提前规划,专注要事,才能防止被紧急但不重要之事干扰,实现工作与生活平衡,提升效率效能。
  双赢思维,倡导在互动中寻求双方获利的方案。在竞争环境下,人们常陷入零和博弈思维,认为一方之胜必是另一方之败。然而,真正的成功是通过合作互利实现共同进步。“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秉持双赢思维,关注他人利益,能搭建良好人际关系网络。众多商业合作实例表明,成功企业善于与伙伴携手,共享资源、优势互补。生活中与家人、朋友、同事相处,运用此思维,尊重他人意见,寻求共同利益点,方可营造和谐关系,为人生助力。
  知彼解己,突出有效沟通的核心在于先理解对方,再求被理解。日常交流时,人们往往急于表达,忽略倾听对方心声。真正的倾听不仅是接收话语,更要理解背后的情感、需求与价值观。站在对方角度感受思考,才能建立深度信任与连接,实现有效沟通。回想与他人的冲突场景,多因双方只执着于自身立场,未理解对方想法感受致矛盾升级。耳朵是通向心灵的路,用心倾听、给予尊重关注、以同理心理解他人,才能利于沟通协作、化解分歧、增进关系。
  统合综效,鼓励尊重差异,通过创造性合作达成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效果。每个人都有独特之处,接纳差异并汇聚众人之力,才能迸发巨大创造力。“1+1>2”形象体现其力量,这种超越简单叠加的合力,方可创造卓越成果。团队合作中,统合综效至关重要,只有成员间不同的专业背景与思维方式的相互碰撞融合,才能激发无限创意潜力。如果你想走得快,一个人走;如果你想走得远,一群人走。珍视团队多样性,促进交流合作,挖掘创新火花,实现共同进步。
  不断更新,是维持前六个习惯的基石。在时代快速变迁中,唯有持续学习提升,才能紧跟步伐,保持高效能。柯维从身体、精神、智力、情感四个维度阐述自我更新的要点。关注身体健康,养成良好生活习惯;滋养精神世界,坚守信念价值观;提升智力水平,学习新知识技能;维护人际关系,丰富社交情感体验。“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持续为自己注入新能量知识,方能在人生路上保持清醒与活力,应对挑战。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为我们勾勒出的七个习惯环环相扣,从思维变革到行为实践,从自我管理至人际关系处理,全方位指引我们迈向高效能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