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功拳

(2025年05月23日) 来源:潍坊日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地功拳,又叫低功拳,也有叫地躺拳、地龙经、地宫拳、义和经拳的,传说由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所创。他创造这种拳,主要是为对付敌人的骑兵,作击砍马腿用,故所有姿势均较低矮,取名为低功拳。地功拳的特点是易攻善守,素有“长拳短打、地功擒拿”之说。
  潍坊地功拳自任氏昆仲开山立门,历经晚清、民国至今已有七代传人,现在已成为一套体系完备、结构严谨、内容丰富、具有鲜明特色的传统武术。
  一、基本功法
  地功拳的基本功法一般包括地功站桩、手法(拳、掌、钩、爪、指、肘)、腿法(迎面腿、夹裆腿、里合腿、单飞腿、谭腿、双飞脚、旋风脚、双飞燕、跺子腿)、步法(弓步、马步、丁步、虚步、扑步、歇步、提步、麒麟步、牛步)等。
  二、拳法招式
  地功拳内容丰富、套路全面,拳、腿、枪、棍、刀、鞭形式多样,尤重贴身近战,有“长拳短打、地功擒拿”“拳打卧牛地,腿脚扫满山”之说。主要套路有谭腿、跑功、四门、燕青、二郎、地躺、少林等;对练有小五锤、五手、八块、落架、猛虎拦路、破骨连式等;器械有单刀、花枪、六合枪、张飞枪、齐眉棍、春秋大刀、短棍、三节棍、九节鞭、流星锤等;器械对打有单刀、拐子枪、护手双钩、三节棍进枪等;徒手器械对打有白手夺枪、白手夺刀、白手夺棍等。
  总之,地功拳分内外功修炼,有“撑、抱、吊、撩”四大功靠,易攻善守,讲究下盘功夫,直冲直打,善打近身。以“四练”“八刚”“十二柔”著称于世。“四练”即一练气、二练胆、三练身法、四练眼;“八刚”即泰山压顶、迎面直通、顺步双掌、叠肘硬功、贴门靠壁、硬蹦伏底、左右双棍、摔捋两分;“十二柔”即见刚而回手、入手而偷手、截手而滚手、棍手而漏手、直通而勾手、捋手而入手、搂手而进手、磕手而入手、垂手而入手、扑手而进手、开手而叠手、粘手而破手。
  (据《潍坊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