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院子的风铃

(2025年05月23日) 来源:潍坊日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姜来来

  推开褪了漆的朱红木门,门楣上铜铃“叮当”一响,惊醒了趴在石阶上午睡的虎斑猫。这是潍坊城西的“青瓦居”,张奶奶家的百年四合院改成的民宿,檐角还垂着去年风筝节留下的纸鸢尾巴,在暮春的风里轻轻摇晃。
  正房东厢的窗棂糊着桑皮纸,糊窗的浆糊掺了艾草汁,推开木窗时总带着淡淡药香。西厢改成的茶室最是有趣,八仙桌腿儿都用麻绳绑着青州红丝砚,镇纸是半块杨家埠年画的雕版——“这是俺爷爷那辈印门神的老物件哩。”张奶奶说话时,眼睛眯成月牙湾的渔船。
  天井里的水井栏生着绒绒绿苔,晨起打水,木桶撞碎井底那轮月亮,溅起的水珠凉丝丝吻在脸上。傍晚炊烟起时,檐角的风铃与邻家的鸽哨此起彼伏,和着厨房飘来的葱烧海参香。张奶奶总把晒好的槐花饼塞进我书包,“带给你妈,她小时候最爱这个味儿”。
  最难忘那夜骤雨突至,雨脚踩着青瓦跳踢踏舞。张奶奶抱来她陪嫁的蓝印花被,被角绣着歪歪扭扭的并蒂莲,“十四岁那年偷摸学的女红”。我们守着堂屋的炭炉烘地瓜,听她讲潍县战役时藏在井底的银元,讲风筝把式用竹篾量云彩的故事……
  离店那日,虎斑猫追着我的影子送到巷口。张奶奶往我掌心放了个布老虎,“里面填的艾叶能驱蚊”。布老虎咧嘴笑着,露出棉线缝的牙齿,像要把潍坊五月的槐花香,永远含在嘴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