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草与雄黄
祝君顺遂多安康

(2025年05月23日) 来源:潍坊日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薛静

  “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伴随着这首童谣的唱声,大街小巷开始弥散粽子的香气。端午节,这个庄重的节日也近在眼前。
  端午节,要做的事情很多。“五月榴花妖艳烘。绿杨带雨垂垂重。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生绡画扇盘双凤。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樽共。叶里黄鹂时一弄。犹瞢忪。等闲惊破纱窗梦。”欧阳修的《渔家傲》,浅浅描绘了一点。粽子、五彩线、龙舟、菖蒲、艾草、雄黄酒等,把节日的氛围演绎得风生水起。
  先和家人把粽子煮起来吧。泡好的白糯米,夹上传统的红枣、花生、蜜豆,以及新派的蛋黄、酱肉,用粽叶仔细严密地包裹,经过文火数十个小时慢煮,最终成为一颗香气浓郁、糯劲粘腻的粽子。粽叶是个统称,常见的有芦苇叶、箬叶,不常见的有桂竹叶、芭蕉叶、荷叶、粽粑叶,不管哪种,都经过了当地居民的“严选”,可以放心大胆吃。莫论南北的咸甜之争,好吃哪里有什么咸甜的道理。
  再和亲朋好友去看一场酣畅淋漓的赛龙舟。以前赛龙舟多见于南方,这两年,北方龙舟赛事越来越多,河面上、湖面上,鼓声阵阵,喝彩声起。龙舟竞渡一声令下,众舟齐发、百舸争流、浩浩荡荡,让人看得心潮澎湃。偶有失手者,赛龙舟变成了水上游泳赛,也同样看得人乐不可支。既有团结共进、勇往直前,也有欢声笑语、风韵悠长。
  艾叶与菖蒲自然也要在门上挂一束。“手执艾旗招百福,门悬蒲剑斩千邪”,人们认为把艾草、菖蒲插于门楣可以辟邪去病。现代科学证明,艾草和菖蒲具有防虫抑菌的作用,说明了古人们对这两种植物习性的运用智慧。不仅如此,为了驱虫、避瘟,端午节还有带香囊的习俗。香囊中常会填充一些具有“芳香辟秽”功能的中药,如丁香、白芷、藿香、紫苏、薄荷等,可以提神醒脑、振奋精神,也蕴含着人们祈求健康平安的祝福。
  在端午这一天给孩子系上五色丝线,意在保护他们健康成长,不受病灾侵害。五彩绳的解除时间因地区而异。有些地方选择在端午节后的第一个雨天,将五彩绳摘下扔在雨中,寓意着雨水将带走疾病和瘟疫。
  然后,在孩子们的额头、耳鼻、手足心等处涂抹上雄黄酒,并将其适量喷洒在墙角、床底,以驱除毒虫并清洁环境。古人认为,五月是“恶月”“毒月”,五日是“恶日”“毒日”。在端午节喝雄黄酒,可以达到消毒防病、虫豸不叮的效果。然而,从现代科学的角度看,尽管雄黄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但也是有毒的。为了顺应端午习俗,只撒不喝,也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现代的人们过端午节,除了上述这些活动,端午出游也成为人们必不可少的活动。据去哪儿数据显示,近一周“端午”“龙舟”“粽子”等关键词搜索量大幅增长。一些古城也纷纷打出逛汉服集市、体验包粽子、制作香囊等活动,让游客沉浸式感受历史文化,体验特色民俗,成为今年的出游新热点。
  此外,随着端午节假期临近,火车票火热开售、民宿订单大幅上涨。很多人想趁着端午假期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本地游和周边游也受到人们青睐,微度假、避暑和民俗体验相结合的旅游方式受到市民欢迎。很多景点针对端午假期推出了特色活动:世界风筝公园推出了烟花表演、莲花山农庄小镇端午节特惠等,让人们可以在家门口度过一个不一样的端午节。
  不管什么方式,都是人们对端午的一种庆祝。历史的长河太过浩瀚,但庆幸的是,端午节的传承历经数千年时光依然不散。我们延续着古人们的行为,从一片粽叶开始、从一身汉服开始、从一场龙舟赛开始,感受传统佳节里的血脉相连,感受中华文明的灿烂辉煌。这种文化传承,长久地存在于我们的记忆中、生活里,带领着我们向更加开阔的明天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