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版:北海周末·剧本

马状元读书处

(2025年07月25日) 来源:潍坊日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马愉坐像(资料图片)。
  ◎王兆亮

  马愉是临朐县朱位村人,明宣德二年(1427年)高中状元。
  马愉自幼聪慧,读书极其用功,以至于废寝忘食。考中秀才后,学习更加努力,独自在读书处寒窗苦读,遍览典籍。中举人后,因病和守继母孝,两次未能参加会试。其间,他潜心研读,数年无所不窥。马愉为官后,依然勤学不辍,公事之余,杜门谢客,以读书为乐。
  马状元读书处为马愉在县城读书学习之所,原址在今临朐县委家属院大门附近。自明代永乐年间至民国,存续500余年,几经修缮,后遭战乱损毁。读书处离县学(文庙)仅数百米。它的存在激励着临朐学子以状元马愉为榜样,勤奋刻苦,读书做人,可谓临朐学子发奋读书和临朐文脉代代相承的象征。
  康熙《临朐县志》卷二“古迹”载:“马状元读书处在城隍庙东。”卷三“文学”载:“马愉号澹轩,矩度谨饬,温惠有容。为诸生,读书城隍庙东,群籍无不备览。”民国《临朐续志》记载:“马襄敏公读书处在县城中山大街路西、城隍庙东,居人通称谓‘状元读书处’。今犹存北屋三间,西屋四间,为马氏公产。”
  《重修马襄敏公读书处集资公启》记载了清末民国时期重修读书处之事,颇为珍贵:“敬启者。临朐城内旧有吾状元祖襄敏公读书处,载在邑乘,可稽而知。乃岁久失修,故迹全非,屋宇倾圮,竟尔鞠为茂草,碑碣埋没,遽然夷作牧场,良可痛也。夫以吾族人丁之众,繁衍不下数千家,而先祖科甲之基荒废,空余一片土,兴念及此,宁非吾祖之羞欤?族人等目触心伤,屡议兴修,以经济无着,此议终寝。兹经族众会议,拟将襄敏公读书处建筑北屋三间,小棚两间,大门一间,围绕以高垣,门外纪以丰碑,恢复旧观,永为纪念。而切实估计约需经费两千余缗。当经族众表决,凡属襄敏公后裔每两粮银出资二千四百文,便能成此盛举。如有余款,即充修谱经费。倘或不足,再行按粮均摊。现兴工在即,需款孔殷,干祈出资族众,争先缴纳,俾得早观厥成。庶先祖遗迹,从此永垂不朽,而吾族谱牒亦得藉资重修。凡我族人,统此达知。”
  状元读书处还是临朐仁人志士共抒壮志、激扬文字的场所。1932年,高启云、孙毅民等革命先驱考入临朐师范讲习所。二人与几位同学在状元读书处共度中秋,畅谈时事。后来,孙毅民在《学生时期的高启云同志》一文中还专门提到读书处“是马状元的后人保留此读书处作为纪念的”。
  马状元读书处的详细布局已难以知晓。最后一次重修当在清末或民国初期。从民国《临朐续志》和《重修马襄敏公读书处集资公启》看,其规模为北屋三间,西屋四间,小棚两间,大门一座,四周院墙。
  临朐城关大鲍庄王孔昭,字子明,行医乡里,民国年间路过状元读书处,曾感慨赋诗:迹不自名因人彰,人彰遗迹万古扬。西蜀子云亭如在,南阳武侯卧龙岗。望重行踪流芳远,德薄址湮失久长。状元马公读书处,迄今犹闻翰墨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