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版:北海周末·剧本

月光里的
石板桥

(2025年07月25日) 来源:潍坊日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孙爱勋

  一座很小的石板桥,横陈在村前小溪上,桥很短,也很窄,仅容一人通过,桥面是一块很厚很笨重的大青石,上面凿了水纹,周边还有稀疏的花朵细叶。
  春天,我们到坡里挖野菜,回家时,天色已晚,橘黄色的月亮,挂在东山顶的树梢上,我们把提篮放在石板桥上,蹲在小溪边洗手,比谁挖的野菜最多。
  灰扑扑的石板桥上洒了一层月光,月光又从石板桥上反射出一缕微光,朦朦胧胧,有醉意。我用手拂了拂,坐了上去。夏夜的石板桥是温热的。孩子们在溪水里洗澡,我躺在石板桥上,看月光一缕一缕往下飘,然后缠绕在一起,软软地铺在石板桥上,我感到了一丝融融的暖,这种暖,带着白茫茫的热气,正向着村庄那边飘过去。
  溪水潺潺,从桥下流过,溪水里有一枚月亮,像盛满春光的碟子,满满的透明的琥珀色。
  桥面上起了凉意,我站起来,看了看水中的月亮,这时母亲唤儿回家的声音蓦然响起。我们赶紧走过石板桥,把石板桥上的月光远远地甩在身后。在村口驻足回望,石板桥很像童话里正在酣睡的王子,月光一层一层覆盖在他身上,像一床金被子一样闪闪发光。石板桥不会侧身,因为全村人的目光都聚焦在这里,每一束目光都蕴含着希望和梦想。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秋夜也日渐丰满,且有喜悦的气息氤氲于各个角落,石板桥更是忙得不亦乐乎,月亮升上来,月色也有了丰收的味道。
  晚归的人还在路上,路上也有月色,但路上的月色比石板桥上的月色要淡些,石板桥上的月色是美酒一杯,路上的月色是清汤一碗。晚归的人挑着一担担喜悦,在石板桥头停下,洗一把脸,看看石板桥上皎洁的月光,此时的月光很美,美得令所有形容词都感到羞涩。
  我们跟在大人身后,也停下来看月光,看着看着,就想把月光装进衣兜里,悄悄带回家,躲在被窝里仔细欣赏,只是月光太过丝滑,从衣兜的缝隙里漏掉了。
  有天傍晚,母亲到石板桥上洗菜,顺带着把石板桥上的月亮也端回了家,那轮月亮真大啊,明晃晃地漂在盆子里。母亲把盆子放在天井的石板上,我蹲在盆子边上看,看了又看,甚至忍不住想伸手把它捞上来,挂在门前的柿子树上。
  冬天的石板桥冰冰凉,摸一下,冻手。冬季的月光干燥,带着毛刺儿,齐刷刷泼在石板桥上,石板桥就有了寒意,刻骨的冷。大人不允许孩子们到石板桥上玩,说大冬天的,月光也是凉的。
  月光在石板桥上逗留一晚,第二天早上就变成白凌凌的霜。上学的时候经过石板桥,看到桥面上一层薄薄的霜花,就觉得这是昨晚留下来的月光,它们再也回不去了,就在这里长成一朵云吧。
  其实很多人在冬夜的睡梦里,错失了一片月色的美好,那片月色,像从仙境里移植过来的,素雅,深情,但却刚直凛然,有雪落松枝的魂魄。
  朋友来访,吃过晚饭,作别石板桥,那晚的月亮真干净,透亮,平铺在石板桥上,能照见人影,两人说过再见,都不想走,都流连这片月光。
  月光下的石板桥,每个季节都有不同的美好,每一缕月光都有自己的个性,但都闪烁着美丽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