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群·集聚·集链

——昌乐县用心用情优化发展环境培强企业方阵

(2025年09月21日) 来源:潍坊日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本报记者 付生 通讯员 孙欢欢
  “昌乐西瓜”位居全国西瓜品牌价值第一名,电吉他产量占到全球的三成,应急板房产品入选国家防灾减灾救灾应急工业产品目录……打开昌乐的产业花名册,先进制造、高端化工、黄金珠宝、电声乐器、现代农业、应急板房等等,诸多品类都在全国拥有较高的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影响力。
  细看下来,让人惊喜,这个经济体量并不大的县,不仅实现了经济运行稳健向好、进中提质,还在培强企业方阵、做优产业集群等工作中迸发出越来越多的闪光点。
  一组数据,客观而直接。过去的一年里,昌乐固定资产投资增幅稳居全市首位;入选“潍坊民营企业100强”企业数量居全市第二;拥有专精特新、单项冠军等优质企业306家,总数保持全市前列。
  这些成绩何以实现?坚持“墙内事经理做、墙外事政府办”,用心用情优化发展环境——昌乐,正以一种超乎其体量的发展活力,吸引着各方目光。
  加快项目落地的“沃土”
  建设用地尤其是工业项目建设用地供应和项目落地速度,直接反映一个地方的投资热度和政府服务效能。
  汇锋新材料项目是昌乐县围绕新材料产业引进落地的重点项目,主要生产数码喷绘材料、高耐候环保装饰材料和PVDF膜结构材料等。落户以来,先后上马两期工程,生产规模越来越大,产品科技水平越来越高。
  山东汇锋新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朱军太介绍:“在昌乐,我们只需要集中精力做好企业建设和经营事项即可,审批手续、要素保障等都有相关部门的服务企业专员帮助协调解决,省心且省力。”
  这句话,也体现了昌乐着力打造实施的以“墙内事经理做、墙外事政府办”为核心的服务理念:全面构建亲清统一的新型政商关系,把企业的事当成自家的事,对企业的诉求,只要不违法、不违规、不违纪,就不讲条件、全力解决,做到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着落。此外,还要全力做到有事办好、无事不扰。
  昌乐县发改局局长张立军告诉记者,深入落实这一理念,他们聚焦项目建设全生命周期,创新实施“增值+”服务模式,助力项目建设提速增效。
  ——实现诉求响应增值。建立项目动态管理信息库,帮助企业提前明晰项目涉及的审批事项、政策支持情况及要素保障条件,采取“项目吹哨、部门报到”的方式,做到第一时间响应项目诉求,为项目顺利开工奠定坚实基础。
  ——实现流程效能增值。创新实施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五线联办”改革,将33个主要事项深度融合,划分为8个审批步骤并联推进,实现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等“证件同发”,助力项目合法合规开工。
  ——实现审批时效增值。制定出台“一次办结”实施办法,对工程建设项目涉及的9个部门的行政许可、行政备案、行政给付等8类主要办理事项严格落实“日办结”机制。
  值得一提的是,当地还组建了专业代办队伍,为投资者提供从项目立项到竣工验收的全流程代办服务;开展了“我为企业找订单”行动,通过“政府搭台、企业唱戏”模式推动供需精准对接。
  这些措施的落地与成效的取得,是昌乐县持续自我加压、系统优化营商环境的结果,并形成了强大的口碑效应,不断吸引优质企业前来投资兴业。
  培育专精特新的“摇篮”
  昌乐在培强企业方阵方面展现出非凡的实力。目前,这个县规上工业企业达到372家,孕育了5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构建了各具特色的多元化产业体系。
  山东世纪阳光纸业集团有限公司积极推进“以草代木”“以纸代塑”等绿色发展技术,成为亚洲白面牛卡纸、涂布白面牛卡纸及纸管原纸生产规模较大、装备能力较强、产品档次较高的生产基地;缔储装备科技(山东)有限公司研发的光储一体绿色智慧房屋,大量应用于偏远地区、绿色生态社区、度假民宿与文旅设施、应急救灾与临时安置等领域,产品畅销欧洲、非洲等地……
  精准培育是壮大优秀企业群体、培强企业方阵的关键。昌乐创新打造单项冠军、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等优质企业发现和梯度培育体系,通过大数据分析、行业调研和专家评审,精准识别具有发展潜力的企业,实行动态管理,强化“部门—属地—企业”三级联动,然后根据企业特点和需求提供个性化支持,让一批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中小企业加速成长、一批批老牌企业加快转型升级,不断壮大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
  “从种子选手到行业领跑,企业的每个成长阶段都有精准护航。”昌乐县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肖臻臻介绍,昌乐优质企业培育库的企业数量已有145家,通过“推荐一批、提升一批、储备一批”的管理模式,做到精准培育,动态管理。
  精心培育之下,昌乐的优质企业队伍不断扩大,先后拥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98家、省级以上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14家、“瞪羚”企业12家、专精特新企业79家……随着越来越多优质企业竞相释放发展活力,昌乐加速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叠加优势。
  助力企业上市的“温床”
  上市企业数量是观察一个区域经济活力和营商环境的重要指标,昌乐此方面表现突出,形成了主板、创业板、新三板等多层次资本市场布局。值得一提的是,这些上市企业并非孤立案例,而是当地悉心培育的结果。
  成立于2000年的潍坊精华粉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日前,该公司通过审核,拟于新三板基础层挂牌。
  潍坊精华粉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吕勇介绍,相关部门通过构建全方位服务支持体系,当好他们的上市“助理”。“最感动的一次,昌乐县财政局一次性协调市县两级11个单位,用10天的时间,帮我们开具了全部的相关证明,进一步坚定了我们上市的信心和决心。”吕勇说。
  企业上市蹄疾步稳、效果显著的推动力量,离不开该县创建梯次培育和名单动态管理精准服务模式的支撑。从早期筛选具有潜力的中小企业纳入资源库,到中期提供专业指导和服务团队,再到后期协调解决上市过程中的各类问题,当地构建了一套完整的上市企业培育机制。
  “我们从全县规上企业中筛选出相关条件较好的企业,分为三级梯队,形成‘一条龙’服务链条。”昌乐县财政局相关负责人于庆介绍,一级梯队为上市种子企业,实行“一企一策、一事一议”,特事特办,限时办结;二级梯队为上市后备企业,审批事项设立“绿色通道”,提供一站式服务;三级梯队为上市储备企业,建立常态化政企对接机制,个性化提供顾问服务和辅导工作。目前,这个县储备拟上市企业20家,均进行梯队培育。如今,昌乐县已有阳光纸业、山东矿机、元利科技、日科化学、宏力型钢5家上市企业,以及国创节能、英轩实业2家新三板挂牌企业。
  昌乐用实践证明,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质量不仅取决于体量的大小,更在于能否创造真正有吸引力的营商环境。昌乐上下,用心用情优化发展环境、尽心竭力服务企业发展,推动骨干企业上新创新、塑强优势,助力成长型企业提质提效、做强做优,促进小微企业升规纳统、加速壮大,实现了“企业集聚”“产业集群”,为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不断汇聚新动能、塑造新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