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晓杰 文/图
葡萄飘香引客来。9月18日,记者走进寒亭区高里街道西营村种植户李上云的葡萄种植园,只见郁郁葱葱的叶子下一串串玛瑙般的葡萄挂满了藤架,颗颗鲜亮,串串饱满,浓郁的葡萄香气萦绕在鼻尖,李上云和妻子董纪梅正在忙着采摘、挑选、装箱。
“种了20多年的葡萄了,现在有7亩葡萄园,主要种植品种是‘巨峰’。现在已经进入采摘季,我这葡萄亩产可达2500公斤,一公斤能卖10元,算起来今年的收成相当可观。”说起葡萄园,李上云抑制不住丰收的喜悦。
“我们村的土壤肥沃、水源丰富,加上当地气候适宜,非常适合种植葡萄。”李上云说。从事葡萄种植之初,李上云便一头扎进葡萄种植的“浩瀚海洋”:上网查询、买学习资料、向技术人员求教、四处参观学习……经过20多年的发展,他由“小白”逐渐成长为葡萄种植方面的专家。他逐步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引进高品质葡萄品种,更新管理技术,将葡萄园管理得井井有条。“种出好葡萄真的不容易,处处都有技术要求。这些年,我都在学习种植技术,慢慢摸索出了一套种植体系。”回忆起葡萄种植之路,李上云说,种植葡萄要科学化管理,有机种植,这样,葡萄的品质和口感才能保证,消费者才能喜欢。
乡村要发展,离不开产业。“目前,西营村葡萄种植面积有150余亩,是远近闻名的‘巨峰’葡萄种植村。”村干部李德玲介绍,这个村致力于“一村一品”产业发展模式,扩大种植规模,推广多元化种植,通过引品种、创品牌、拓市场,发展优质品种葡萄种植,用产业振兴带动村民增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