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周行动,“啄木鸟”守护不松懈

(2025年09月21日) 来源:潍坊日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本报记者 马宇琪
爱心档案
“双轨”模式聚焦消防安全
  “您好,电动自行车进电梯有起火风险,麻烦停到楼下充电桩处!”“这是消防安全手册,您可以看看日常怎么预防火灾。”近日,昌邑市消防志愿服务队的“隐患啄木鸟”行动在昌邑市金域悦府小区展开。志愿者手持检查记录表,逐栋排查电梯、楼道,耐心劝阻电动自行车入梯入户行为,为居民筑牢安全防线。
  昌邑市消防志愿服务队“隐患啄木鸟”志愿服务项目始于2020年,旨在通过“日常排查+知识普及”双轨模式,聚焦住宅小区电动自行车消防安全痛点,帮助广大居民规避火灾风险,提升全年龄段人群的消防安全意识。项目每周开展差异化服务,包括电梯专项排查、楼道隐患清理、安全知识宣讲、灭火器实操教学、儿童消防课堂、老年人安全上门提醒、社区消防演练等,用专业服务守护居民平安。截至目前,项目已有1206名消防志愿者参与,累计排查小区42个,整改电动自行车违规问题1893处,开展消防宣传活动328场,惠及居民15600余人次。
暖心故事
细微处见担当
烟火气里护平安

  “多亏小刘他们,不然我真没意识到这么危险!”68岁的昌邑市民王大爷提起“隐患啄木鸟”的志愿者,满是感激。此前,王大爷习惯把电动自行车推进楼道充电,认为“在家充一晚上更方便”。志愿者刘晓明得知后,特意带着火灾案例视频上门,一边讲解电动自行车电池起火的速度和危害,一边帮王大爷查询小区附近的充电桩位置。第二天,王大爷主动把车停到充电桩,还成了小区的“消防宣传员”,看到邻居有违规行为就主动提醒。
  除了王大爷,还有不少市民在志愿者的帮助下,提高了消防安全意识。在定期开展的“消防便民日”,志愿者们会“兵分多路”,深入城市各个社区,不仅逐一排查电动自行车入梯情况,还在小区广场搭起“消防知识小课堂”。针对老年人,志愿者手把手教他们使用灭火器;针对小朋友,志愿者结合宣传手册讲解火灾逃生技巧;遇到上班族,志愿者就发放便携版“消防安全提示卡”,提醒他们“下班别忘断电源,电车别进楼道间”。
  “之前总觉得火灾离自己远,后来听了讲解才知道,原来自己此前的生活行为有这么多安全隐患。”75岁的市民陈大爷表示,在一次活动中,他不仅了解了很多安全知识,还结识了王大爷,老哥俩现在都成了小区的“消防宣传员”。
  “隐患啄木鸟”已守护昌邑这座城市5年,志愿者们像“啄木鸟”一样,不放过任何安全隐患。他们在劝阻违规行为时,从不生硬说教,而是用“唠家常”的方式传递安全知识;看到行动不便的老人,志愿者会主动帮他们把电动自行车推到充电桩;发现楼道堆放杂物,志愿者会帮忙清理。越来越多的居民被志愿者的热情感染,主动加入服务队,有的帮着排查隐患,有的协助宣传,在昌邑形成了“人人参与消防,共建平安家园”的良好氛围。
城市温度
以志愿微光
筑牢社区安全防线
◎孙瑞荣

  昌邑市消防志愿服务队开展的“隐患啄木鸟”行动,用多年的坚持,将志愿力量融入社区消防治理,为破解电动自行车消防安全难题提供了温暖且有效的方案。
  电动自行车消防安全是社区治理的痛点,一旦入梯入户引发火灾,后果不堪设想。面对这一社区“老大难”问题,一方面,志愿者通过每周的专项行动,精准清理电梯、楼道隐患,直接消除潜在火灾风险;另一方面,针对儿童、老人等不同群体开展差异化宣传,从灭火器实操到上门安全提醒,让消防知识真正走进居民生活。这种“居民守护居民”的模式,不仅提升了群众的安全感,更唤醒了社区的集体安全意识。
  “隐患啄木鸟”的实践证明,社区消防无需“大而全”,只要精准聚焦痛点、凝聚志愿力量,就能以小行动汇聚大能量。这一模式值得更多地区学习,让“志愿红”成为社区安全亮眼的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