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里街道“五举措”增进民生福祉

(2025年09月21日) 来源:潍坊日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本报讯 (记者 张耀中 通讯员  彭程万里)近年来,寒亭区朱里街道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高标准推进“农田水利建设、路灯改造、排水沟整治、帮办代办、文化惠民”五项民生工程,以务实举措解民忧、惠民生、暖民心,让一批批看得见、摸得着的民生实事落地生根,绘就一幅乡村振兴的幸福画卷。
  筑牢农业根基。朱里街道抢抓政策机遇,积极向上对接,按照“集中连片、因地制宜、重点建设”的原则,以提升粮食产能为目标,在狮子行片区建设5000亩高标准农田,仅用两个月时间,新打机井75眼、维修18眼,新建管涵桥24座、维修桥涵2座、整修道路7.6公里,惠及4个村、3000余人。今年又争取到1.07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项目建成后将显著改善7个村的灌溉条件,预计年增产粮食1000万斤。
  点亮平安之路。针对健康东街、灶朱路等主干道照明不足、群众夜间出行不便等问题,街道实施路灯亮化工程,在灶朱路西侧安装太阳能路灯136盏,维修健康东街镇区段路灯37盏。各村也在中心道路及进出村路新装路灯303盏、维修62盏,实现村域照明全覆盖。
  畅通民生脉络。为提升防洪排涝能力,街道以“打通村庄、农田排涝毛细血管”为目标,扎实推进排水沟整治。今年以来已清理排水沟42公里,全面增强排涝能力。
  暖心服务“零距离”。街道创新推行村级事务帮办代办机制,组建57支由村干部、党员、网格员组成的服务队伍,开展常态化培训。践行“一件事一次办”服务理念,覆盖社保、医保等多领域,实现群众办事“零跑腿”。截至目前,累计帮办代办事项700余件。
  厚植文化底蕴。街道通过高质量文化供给满足群众多元需求,成功举办融合文化传承、民俗体验、文旅于一体的柳毅山庙会,年接待游客7万余人次;开展“七一”晚会、两届乡村文化节,惠及群众1万余人次;推选两届“好家风”模范家庭140户,树立典型,倡树新风,有效改善村风民风,为乡村振兴注入文化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