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王聪聪 文/图
他是雷厉风行的“干事书记”、是带领村庄发展的“领头雁”、是扎根田间地头的“实干家”……他就是寒亭区高里街道一空桥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张萍。近年来,在张萍的带领下,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大力发展大田托管规模种植,蹚出了一条共同富裕的乡村振兴路子。
百姓利益为上
过去的一空桥村是一个“班子散、百姓穷、村账空、村貌差”的落后村。张萍一上任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村党支部没有号召力,各项工作很难开展。
为改变这一现状,张萍通过制定村干部履职“10带头”“15不准”,加强村干部队伍管理,并选出12名网格长,由网格长带领村民落实好村级各项任务,村干部们的履职能力不断提升。“村党支部书记没什么了不起的,在相处时更应该比百姓低半头,在工作时把百姓的利益高高举过头顶。”张萍说。
张萍着力解决村民的“急难愁盼”问题。他费尽心思压缩不必要的修路开支,同时个人带头垫资100万元,领着村民完成了村内5公里的道路硬化;他大公无私、一视同仁,动员村民拆除私搭乱建200余处,打通了50年的“卡脖子”老路,村民认可度越来越高。
不存半点私心
4月28日,一空桥村麦浪滚滚,张萍正在田野里指挥无人机,对小麦进行“三喷一防”作业。这些小麦不一般,它是国家级优质强筋麦——“济麦44”。为了实现大规模种植,2016年,张萍顶住压力,带领村班子成员带头掏出现金入股。在土地流转过程中,张萍以每亩1000元的流转费进行流转,并个人垫资200余万元为合作社买机械、买物资。
“这么多年来,种小麦就跟养育自己的孩子一样,从播种到收获天天在我心里装着。”张萍说。在做好村级事务的同时,他将全部精力都用在了农田管理上,每天在地里一呆就是10多个小时,新买的皮卡汽车,仅两年半时间就跑了8.3万公里……
2022年初,着眼“共同富裕”,张萍将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的股份占比调整为村集体占10%、成员占90%,2536名符合条件的村民全部入社、年底分红。“2022年,惠民合作社在刨除生产成本之外,将盈利所得的300万元,全部用于股民分红。”张萍自豪地说。
先富带动后富
先富带动后富,高里街道以一空桥村为核心,成立了“金田麦香”乡村振兴示范片区,直接带动周边三甲刘村、獐羔埠村、大柳疃村等5个村“抱团发展”,参与片区联建的5个村,2022年村集体经济平均增收了6万元。
2020年,村里投资300余万元建成石磨面粉加工车间,加工生产石磨麦芯粉和全麦面粉,仅此一项就为村集体增收20万元。说起这几年的变化,村民刘玉峰满足地说:“以前种地一年到头收入有限,现在每年每家不仅有土地流转费,收益分红也不少,过年村里给每人发500元的福利,这种日子以前真是不敢想!”
“一空桥村将把大田种植做大做强,让全村老百姓住上新楼房,过上好日子,实现共同富裕!”张萍自信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