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王 莹
通讯员 李清淮
近日,记者走进位于青州市的山东省益都师范学校附属小学,校园里书香弥漫。校园里的读书声、图书馆里的翻阅声、社团里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缕缕书香浸润心田。
山东省益都师范学校附属小学建于1915年,作为一所百年名校,如何实现义务教育质量再提升?“这把‘金钥匙’,就是阅读教育。”该校校长刘瑞生说。自2016年11月起,该校以“家校大阅读”为切入点,助推书香校园建设,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扩大学生的阅读面,增加学生的阅读量,鼓励他们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学校通过创造良好的读书环境与氛围,推荐优秀的阅读书目,开展形式多样的阅读活动,培养师生的阅读习惯。
今年2月份,山东省益都师范学校附属小学开展了以“春暖花开归来日 正是学子读书时”为主题的寒假阅读分享展示活动。在璀璨的舞台上,师生们共同穿越时空,对话先贤,汲取智慧,完善自我,为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营造了浓厚氛围。
“阅读是一把万能钥匙”“今天,你读书了吗”“我读书我快乐”……走在山东省益都师范学校附属小学的校园内,学校的电子屏幕上播放的都是学生的读书宣言;学校的文化介绍墙上,有倡导阅读的口号……学生为有自己的读书宣言而自豪,学校因为有学生的读书宣言而溢满“书香”。
为有效推进“书香校园”建设,该校专门制定“书香校园”建设实施方案,并建立相关制度,采取有效措施确保这项工作常态化进行。从校园文化布置着手,在校园内营造浓厚氛围,创造安静舒适的阅读借阅环境,真正让“每一面墙壁会说话、每一个角落能育人”。在每个班级统一设置图书柜,确保学生们在课余时间能读到更多、更好的书,让每个学生都浸润在墨香、书香里,在丰富学生课余生活的同时,开阔他们的视野。班级“图书角”也成了孩子们最近、最爱、最离不开的“伙伴”。
为了保障阅读时间,学校给学生制定阅读“一日三餐”:晨读,诵读经典;午听,听童话之声;晚吟,吟诵歌曲出校门。学校每周还拿出两节语文课进行阅读,在这堂阅读课中,教师或是与学生共读一本书,或是指导学生阅读一本书,或是与学生共同赏析一本书。此外,该校在每年的4月、10月开展读书节活动。读书节期间,学校还开展读书演讲比赛、班级读书交流会和书香班级、书香家庭评选等活动,让每个学生都享受到读书的乐趣。
今年3月份,该校启动了“教师读书活动”,并为每位老师配备了必读书籍,每个读书小组确定了读书时间和读书地点。在首轮“教师读书活动”中,老师们共同阅读了《第56号教室的奇迹》。在教师读书交流展示会上,老师们对“雷夫的爱心与智慧”给出了不同的理解和诠释,在交流与碰撞中实现自我提高。如今,第二轮读书活动已开启,老师们将共读《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
有形的书架,无形的引领。阅读让学生们在接近书籍的过程中开始亲近书籍,渐渐品尝到读书的乐趣。与此同时,山东省益都师范学校附属小学还积极搭建家校共育平台,实施“家校大阅读工程”,以家校牵手推进学生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的培养,为孩子一生的发展积累丰厚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