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产业 活经济 富群众

(2023年08月31日) 来源:潍坊日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刘晓杰 文/图

  8月26日上午,在潍城区望留街道平寿村的西红柿产业大棚内,种植户正在紧张有序地开展西红柿管理工作。棚内,一棵棵绿油油的西红柿幼苗,煞是喜人。
  “我们家种植了2个大棚,2个大棚能够产3万公斤西红柿,一年能收入20多万元。”种植户吴宗泉告诉记者,每天凌晨4点钟,他就和妻子来大棚里细心管理种下的西红柿。这批西红柿7月中旬刚栽上,预计中秋节前后上市,到时候,他们的西红柿便会被全国各地的客商抢购。
  平寿村西红柿种植有着近30年的历史,采用无公害种植技术,种植的西红柿果实大、果形也好。因为硬度好、挂架期长、耐储藏,深受全国各地消费者的青睐。
  产业发展是带领群众增收致富、实现乡村振兴的基础。近年来,平寿村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坚持把西红柿产业作为优化农业结构、壮大村集体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助力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来抓,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布局,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发展现代高效农业,走出了一条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推进乡村振兴的发展之路。
  “我们村有400多户村民,其中100多户村民在种植西红柿,目前,我们村的西红柿产业大棚已经发展到210个,可以说,西红柿种植成了我们村的一张亮丽名片。”平寿村党支部书记吴汝征说。
  “一开始种植的时候,我们也是摸索着前行,为了让村民掌握更多的种植技术,我们把寿光的农技师聘请过来,手把手地教村民如何育苗、如何管护,经过多年的实践,我们村的西红柿品质也越来越好,赢得了全国各地客商的信赖。”吴汝征介绍,近年来,平寿村西红柿种植采取“支部+农户+新品种+新技术”发展模式,通过引进新品种、新技术,有效改变了平寿村过去传统农业种植、品种比较单一、生产管理粗放、经济效益较低的生产模式,通过积极培育与产业兴旺相结合的新型农业产业,带动了村民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