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陈静静 通讯员 路红娜 宿明远)为落实国家“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举措,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今年以来,市审计局切实履行审计职责,对2021年、2022年全市11个县市区参与建设的28个高标准农田项目开展审计,重点发挥“大数据+审计”作用,利用“大数据”优势,提升审计质效。
采用“双主审”模式。市审计局积极推行“业务+数据”融合的“双主审”模式,设置业务审计组和数据分析组,两小组各展所长、协同发力,在审计过程中做到“四个统一”,即对所有项目统一数据分析标准、统一下发问题疑点、统一复核疑点反馈、统一审计采纳标准,有效提高问题核查精准度和审计工作效率。
搭建数据分析平台。市审计局建立涉农业务数据平台,从市农业农村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等部门采集历年高标准农田上图入库,对矢量数据、“两区”划定图、“三调”土地利用现状、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等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并围绕上图入库、项目选址等审计重点,厘清数据分析思路,定期梳理分析问题疑点,并结合实际调整审计方向。
强化数据技术应用。市审计局利用python软件,对会议纪要、实施方案、招投标资料等非结构化信息进行关键信息抓取;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将采集到的相关数据进行叠加对比分析,实现对高标准农田项目前后区域重复、项目区域存在其他用地类型等情况的分析,并结合卫星遥感影像快速锁定“非农化”“非粮化”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