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职工群众信赖的“娘家人”“贴心人”

——记寿光市总工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韩效启

(2023年11月17日) 来源:潍坊日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潘来奎
  “中国工会十八大的胜利召开,是我国工运事业发展进程中的一件盛事,更是全国亿万职工群众和广大工会干部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作为一名中国工会十八大代表,我倍受鼓舞,倍受激励,倍感责任重大。”日前,寿光市总工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韩效启接受记者采访时,仍然难掩激动的心情。
  2022年1月,韩效启调任寿光市总工会工作,不到两年的时间,便从一名“新人”成长为“老兵”。在日常工作中,他带领工会一班人紧紧围绕上级工会和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改革创新、争先创优,干在实处,走在前列。
  寿光是全国知名的蔬菜集散地,蔬菜产业是农村支柱性产业,如何发挥工会作用助力乡村振兴,一直是韩效启思考的问题。“我们着眼寿光市蔬菜产业发展全局,依托菜博会、蔬菜产业集团、农产品物流园三个重大平台,全方位切入工会工作,打造蔬菜产业工会服务辐射圈。”韩效启说,今年首次在中国(寿光)国际蔬菜科技博览会开辟“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三个展区、妈妈小屋、蔬菜产业职工会客厅,设立劳模工匠风采展示,观展观看达210万人次。另外,建成全国首家蔬菜产业职工赋能中心,设置思政引领、技能实训、工匠学院、创新创效、智慧创客“五大赋能”平台,2022年以来培训全国各地蔬菜产业职工5.7万人次,打造了工会助力乡村振兴的一线阵地和工作品牌。
  深度服务蔬菜产业只是一个缩影。近年来,寿光市总工会瞄准产业强市、行业发展和职工成长,构建赋能培训、技能竞赛、创新创效“三个平台”,为企业职工成长成才搭建平台和舞台。培育选树职工创新工作室、能工巧匠、寿光工匠,支持职工人人“有绝活”;组织“赋智赋能·匠筑寿光”系列竞赛,17个行业80个工种的近20万职工在23个赛区开展技能比武和劳动竞赛活动,为培养技术技能型的全市产业工人大军贡献了工会力量。
  “县级工会在工会组织体系中处于承上启下的重要地位,是工会组织发挥作用展现作为的‘桥头堡’。”在韩效启带领下,寿光市总工会围绕突出抓好基层基础工作,打通服务职工群众“最后一公里”。职工服务阵地建设在寿光遍地开花,在城区、社区高标准建设了工人文化宫(工人体育场)、户外劳动者驿站,在镇街、园区建设了新时代共享职工之家、环卫驿站,在企业建起了职工之家、职工小家,构建起市、镇、企全覆盖的三级服务职工平台,“三级平台群”托起职工稳稳的幸福。
  近年来,货车、网约车、快递、外卖配送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群体日益壮大。为进一步增强工会组织对新业态劳动者的吸引力,积极维护广大劳动者合法权益,寿光市总工会通过优先建会、重点建会、常态建会三种方式,实现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建会入会广覆盖。目前,寿光市总工会在新业态劳动者群众中累计建立工会组织1538个,发展会员12.5万人,入会率90%以上。
  “我们还联合寿光市委组织部在物流和网约车行业培育了‘菜乡暖橙(乘)党建’品牌,在快递和外卖行业培育了‘菜乡红骑’党建品牌,在直播电商聚集区培育了‘菜乡e心’党建品牌,建设‘菜乡红驿站’党工共建项目31处。”在韩效启看来,通过叫响“党工共建+新时代职工之家”品牌,有效满足了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多元化、个性化需求。
  工会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常态化开展为职工送温暖活动、新就业形态关爱行动、工友创业行动、求学圆梦行动,开展了工会小红娘、大病救助、妈妈小屋等服务项目;启动工会暖新红盟服务行动,为货车司机、快递、外卖等新形态新就业群体1.2万名工会会员免费提供重大疾病和意外伤害保险;已建起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70家,辐射城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和其他户外劳动者超13万人……每一件实事背后,都凝结着韩效启和同事们的汗水和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