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谭炳辉
前不久,高密市委第二巡察组来到醴泉街道蔡站村巡察走访群众,村民反映蔡站大街部分太阳能路灯不亮的问题,巡察组立即将问题反馈给醴泉街道党工委和蔡站村党支部,要求立行立改。醴泉街道投资3万余元对相关线路进行维修,现在蔡站大街路灯都已正常使用。
这是该市做实做细村级巡察助推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高密市积极探索村级巡察有形有效覆盖方式,不断丰富和完善路径方法,切实整治基层“微腐败”,持续净化基层政治生态,助推乡村振兴。通过2轮村级巡察,高质量完成对452个村级党组织的巡察,共发现问题4284个,移交问题线索121件,给予党纪政务处分133人。
该市根据人口规模、经济体量、干部作风等情况将全市村级党组织划分为三个类别,根据不同类别、分类施策,灵活采用联动巡察、直接巡察、专项巡察、合并巡察等方式开展巡察。
编写《村级巡察工作指引》《巡镇带村模块工作规范》,将村级巡察工作划分为党务、财务、村务三个模块,对应设立三个专项小组,实行“模块化”推进。
为精准发现问题,围绕党组织建设、乡村振兴、惠民利农政策落实、“三资”管理等12个方面监督重点,梳理出63条突出问题表现,编订《村级党组织巡察监督重点问题清单》,因村配单、对单巡察,为村级党组织精准“画像”提供靶向指引。
“通报中点到的问题,我们村也不同程度存在,我们将主动认领问题,逐项认真整改,健全完善‘三重一大’集体决策、财务管理等制度……”近日,该市召开专题会议,通报巡察中发现的共性问题,并对推动全市面上整改提出要求。
聚焦做实做细村级巡察“后半篇文章”,该市面上通报巡察发现的共性问题,推动整改前置,未巡察村级党组织对标对表共性“问题清单”,自我体检、“对号入座”,发现一个问题、解决一类问题、补齐一批短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