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春灯公子》
有感

(2024年03月15日) 来源:潍坊日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于恩胜

  春夏秋冬,今古传奇,“四季书”系列《春灯公子》《战夏阳》《一叶秋》《南国之冬》是台湾作家张大春的代表作。
  跟几个读过此书的朋友聊天,有人说张大春的书难懂,典故渊源太多,如果没有庞大而丰富的知识储备量,读他的书会感到困窘,对于一个典故接一个典故,一个引申接一个引申,会发现原来觉得自己读书不少,竟然是浮皮潦草,仅限于眼熟而已。
  之前看过他的简介,是作家、书法家、评书人、主持人等。他的作品,我之前只看过《四忧喜国》,是短篇小说集。这部春夏秋冬系列是我看的张大春的第二部作品,汗颜的是,这四本书里,我只看过《春灯公子》。
  《春灯公子》是传奇故事,正如作者自己所说,是说书人,说的是民间故事。这本书,没有惊天动地的大事,但写尽了人世无常的沧桑。十九个主题,十九个故事,每个都令人称奇,炫目程度直追聊斋。
  人人都爱听故事,但未必人人都会讲故事。在古代专门有一种讲故事的职业——说书人。可以说很多民间故事的流传,都是由一代一代的说书人口口相传下来的。不过随着时代的发展,说书人已经渐渐湮没于历史的长河里。
  如今说书人很难遇见,但张大春的四季小说,却让我重新被古典小说的魅力打动。
  作者在本书中塑造了一个虚构的人物——春灯公子,这位主角在书中自始至终没有呈现出真实面目,春灯公子在书中只是起了一个穿针引线的作用。不过本书的故事展开也离不了这位神秘的春灯公子,这是因为春灯公子一年一度大宴江湖人物的“春灯宴”吸引了无数的奇人异士和江湖豪杰前来。
  春灯宴一共举行了十九年,一共十九品。在序言的最后部分看到这每一品的诗词。当然上面这些诗词看不明白或者不愿看也不要紧,因为这些仅仅是本书的引子。你会在本书的正文部分发现,这十九品的诗词里面的内涵正是书中正文十九个故事的精髓所在。
  当然本书正文根据这些诗词展开而成的故事题材各异,其文风笔风可以说与现代小说差别迥异。如第一品方观承讲述的《儒行品》里,故事中的主人公方先生能够从一个卖卜的寒士到最后成为一品大员,这里面的经历带有浓重的宿命加奇幻色彩。方先生最后能够发达不是因为科举成功,而是一路上处处有人相助。而这些相助方先生的人在结识方先生的时候,都预见到了他日后能发达,这些人好像都具备了预言家的能力。
  《春灯公子》是一部非常有特色的书,其一是取材广而精。涉及到的人物身份,上至达官贵人,下至卜算乞生布衣;出现的地点更是涵盖了市井、酒肆店铺、朝堂之上等,可谓是将世界万象装进了这书里。  
  其二是引人入胜,环环相扣。这十九品,每一品故事都是跌宕曲折,令人爱不释手。历史的真实性与小说的虚构性相容相衬,一时间竟分不清孰为真假,孰为虚实。
  其三是文体半白话、诗赋并举。作者以精炼的半白话文字叙事,以一段段诗作开每个题品篇章,诸多字段耐人品味,尤以诗词体会颇深,一字一词的运用,只需稍作假设替换,便能显现原文字运用的巧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