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市统计局数据,今年1至6月,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7.5%,增幅高于全省2个百分点,居全省第3位。
分析消费“成绩单”,潍坊市委党校经管部副教授徐国玲表示,上半年的消费数据有很多可“喜”之处,我市不断创新消费模式和业态,优化消费供给,持续激发消费新活力,带动了整个消费氛围的抬升。
记者从市商务局了解到,上半年,我市坚持市县联动、政企联动、异业联动,深入开展“消费促进年”活动,围绕促进汽车、家电、餐饮、电商、老字号等领域消费,开展“潍有尚品”精准促消费系列大型专题活动128场。其中,6月下旬举办的欢聚潍坊·2024青岛啤酒畅享节,融合了汽车和家电以旧换新、房产推介、城市宣传等诸多元素,取得了很好效果,发挥了促消费活动的最大乘数效应。
“促进消费政策的有力落实,为经济稳中有进提供了澎湃的需求动力,这是上半年经济持续向好的重要影响因素。”徐国玲表示,在政策激励下,更多的高质量消费品走进千家万户,在推动消费升级的同时,也让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进一步成为现实。
此外,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引导居民消费潜力有序释放,对拉动汽车、家电等耐用消费品增长起到了一定的“催化”作用。
上半年,我市认真落实中央和省相关部署要求,出台了《潍坊市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工作方案》,聚焦家电、汽车以旧换新,我市协调多方让利,推出多重优惠补贴活动,提升市民消费热情,推动更新升级。联合海尔、海信举办的品牌家电以旧换新活动,推动海尔和海信家电在潍销售额1.46亿元、同比增长15.8%。
“这些都抓住了当前有潜能的消费需求。”徐国玲进一步分析,我市居民对高品质产品和服务的需求量大。在以旧换新政策的驱动下,有望进一步激发消费对市场的撬动作用,不仅是上半年,对全年消费稳增长也将形成有力支撑。
“无商不成市”。商圈既是一座城市的“名片”,也是促进消费升级的重要平台。我市积极引导各商业综合体差异化协同发展。指导青州、寿光全省流通强县建设加快实施,并完成了谷德锦商圈、全福元商圈两个市级重点商圈智慧化建设,推动省级智慧商圈世纪泰华商圈加快建设,为广大消费者提供更多休闲、逛街、购物、享美食的好去处。
徐国玲表示,这些特色商圈建设,有效解决了同质化、粗放式供给与多样化、品质化需求之间的矛盾,在助推商圈消费焕能升级过程中,不断释放消费新动能。
上半年,全市实现网络零售额237亿元,增长15.9%,总量、增幅均居全省第4位。全市网络零售额过千万元企业达93家,较去年同期增加18家。
今年以来,我市持续打造潍坊网销品牌。联合淘宝平台开展农村文化产业直播活动,对商户和村干部进行直播采访,为我市农村文化产业电商进行宣传推介和引流。
“电商不仅是整个消费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成为推动消费升级的重要驱动力量。”徐国玲表示,一方面,电商构筑了丰富、多元化的场景,从而更好地满足消费者消费的需求。另一方面,电商通过提供销售平台、拓宽销售渠道和提升农产品附加值等方式,为农村居民提供了更多的增收机会,也成为消费升级的经济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