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温热,能深透地观照现实

(2024年11月29日) 来源:潍坊日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徐坤杰

  黑格尔说:“历史是一堆灰烬,但灰烬深处有余温。”
  近日,读了《中华精神大历史:历史关键节点上的关键人物》一书,这种感受愈加强烈,甚至感动不已。
  作者对历史之热爱、对书写之真诚,让历史温热起来,曾经那些湮灭于历史长河和时代洪流中的光芒再一次深透地照进现实。
  这一感受和感动应作何解?先来介绍一下这本书和书的作者。
  《中华精神大历史:历史关键节点上的关键人物》,东方出版社出版,作者傅绍万。值得指出的是,作者于1982年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毕业后,在山东省委机关报大众日报社从事新闻工作四十年,并在这个已有八十多年历史的省报集团担任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编辑十三年。
  本书的书写时间跨度从西周初年直至上个世纪清末民初。正是在这几千年的中国历史长卷中,作者撷取了历史重大关键节点上的83个关键人物,在认真细致地收集和选取历史人物翔实史料以及尊重史实的基础之上,作者以深邃的大历史眼光,大胆把握历史人物之方位,并察看其中之功过、是非和曲直。
  由一个历史人物扩展到一个朝代,由一个点扩展到一个面,在谈古论今、贯通点面、纵横千年的书写中,作者用宏阔而细密的笔触,从一众历史人物或善或恶、或忠或奸、或贤或劣、或进步或保守、或成或败的种种事迹中,深度挖掘每一历史现象背后潜藏的政治、社会、文化思想等发展演进、转型变革的要素和动因,孜孜觅寻影响中国历史发展演进的修齐治平之道和泱泱中华历史星空恒久不息的精神之光。
  可谓在大历史中,看到大变局、大因果、大本原、大人格和大情义。
  职业报人、新闻人,最本质的特征即观照现实、关心真相,而历史学人也明白这样一个道理,即“古今之间的关系是双向的,对现实的曲解往往源于对历史的无知,而对现实漠然无知的人,要了解历史也必然是徒劳无功的。”历史学家马克·布洛赫曾一再强调,“历史学家必须与全部生活之源泉——现在——保持不断地接触。”
  关于《中华精神大历史:历史关键节点上的关键人物》一书的成书过程,作者曾表示,在浩瀚的历史星空中,书中关键时间、关键事件和关键人物的选取和探查着力点均在于还原历史现场、贴近先贤心迹、切近当下现实。
  写王安石变法,作者还原历史现场,从农村、农业、农民的视角层层剥茧抽丝,看到新法民愿不相契;写曾国藩留下遗书,拼将一世功名,“打脱牙和血吞”,和平处理天津教案,作者贴近先贤心迹,感受其中的悲壮心境;统览本书的六章八十三节,一章一风云激荡的史期释解,一节一风云际会的人物叙事,每一节点、每一人物的选择都极有现世针对性,意在切近当下现实,是可谓“文章合为时而作”。
  从当下的社会现象切入,进入一段段历史,聚焦一个个具体的人,在探幽析微中见微知著,在真相探查中观照现实。正是通过《中华精神大历史:历史关键节点上的关键人物》的书写,作者完成了作为专业的新闻报人和历史学人这两重身份的相聚和统一,无不令人感动、欣羡与钦佩。
  不仅如此。凝视83位身处历史关键节点上的关键人物,考诸史乘,详引文献,通过穿越一幕幕风云变幻的历史迷雾、走进一个个生动真实的历史现场、深入一一段段幽微曲折的心路历程,在一次次确认、对话和理解中,作者无限地靠近并深刻地洞察在某个时间和某些环境下做出行动的人或人物的心灵,表现出了极坚定的历史耐心、极敏锐的历史通感、极深刻的思想洞察和极厚重的文化内涵。
  特别是凭借厚实的知识储备和丰富的阅历经验,作者对书中不少已是家喻户晓、为人耳熟能详的历史人物,如王莽、董卓、曹操、李白、苏轼、司马光、李鸿章、张謇等人,均提供了独到的观察视角和理解路径。
  无疑,无论是对过去、对当下,对真相、对热爱,还是对历史书写本身,作者都充满了真诚。正是作者对历史所保有的这份“温情和敬意”,让历史温热起来,让沉寂的时光流动起来,流进现实,历史思维和现实观照实现交织互通。
  在笔者看来,强调这一点很重要,这几乎是本书的底色所在,即自觉的历史意识和强烈的现实关怀。也正是带着这份高度自觉的历史意识和浓厚强烈的现实关怀,作者找到了中华精神的价值所在。
  本书的写作风格包含了历史散文、人物评论、新闻传记等多种笔法。在具体的叙事中,作者还糅合了自身对过往之思索、世事之观察、人生之体悟,史实评述之中闪烁着思想的光芒与温情,这当然与作者厚实的知识储备和丰富的阅历经验相关,这也为历史书写铺开了一条新的路径,那就是把当下和历史打通,汇入到对中华精神的终极思考中。
  耕耘时的喜悦之所以不亚于收获时的欢欣,恰恰是因为热爱。书写如此真诚,热爱如此动人,历史如此温热。一束束光正深透地照进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