炸油条

(2025年03月28日) 来源:潍坊日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齐鲁滨

  “嚼来酥脆色金黄,慢炸油煎十里香。最是人间烟火气,半为饱腹半柴桑。”潍坊有炸油条、炸果子。油条是一股面炸成直的,果子是两股面翻个花扭在一起再炸的,味道一样,价格一样,果子却多一道工序。潍坊把炸面饼叫炸面鱼,不过还分咸、甜口儿罢了。小时候在哈尔滨,跟着姥姥姥爷在道里道外摊上吃油条,那里不叫油条,就叫果子,而且没有这种两股套在一起炸的,又大又粗又长。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以前,炸油条一般用的是豆油,也有用猪大油炸的。80年代以后才普遍吃上了花生油。我早年间还见过乡下人用棉籽油炸油条。南方吃菜籽油多,炸油条多用菜籽油,但口感发涩,油腻却不香。棉籽油,也叫黑油,做菜黏稠,炸出的油条为棕红色,香气、营养都差了许多。猪大油最不适合炸油条,因为凉下来会有一层白油醭。
  潍县人没有自个儿在家炸油条的。在家炸鱼、炸肉、炸丸子,很少有炸油条的。不过,我自己炸过几次,自己炸的好吃得很。
  油条炸过了、炸大了、放陈了、放硬了,或依传统古法炮制就叫老油条。近些年宴席上常见一道菜“黄瓜拌油条”,有加点醋清拌的,有用麻汁拌的,是道有名的鲁菜,据说在济南、淄博、青岛等地很受欢迎。“油条论根儿,面鱼论斤。”以前南门潍县逢二、七大集,看见有乡下老农,推着二把手车子进城卖货,散了集东西也卖完了,车空人轻,使出碎银子买上几根油条,纸绳从中间拴起来挂在车把上。走到人稀僻静处坐在马路牙子上把油条提溜下来,狼吞虎咽,一气吃完,别的什么也没有,那才叫正式地吃油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