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元超
潍坊大地,山海壮阔。山东海化集团作为建设发展60余载的大型国企,始终秉持“红色立本源、品牌树标杆”理念,把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贯穿改革发展全过程。
近年来,持续打造“海化党旗红”党建品牌,构建以实施“四大红色工程”、推行“八融八强”党建工作法为主要内容的“四梁八柱”红色管理体系,海化集团宛如一艘巨轮,在集成改革、创新发展、产业升级等多维度赛道上破浪前行。海化集团通过创新性党建实践,不仅为企业自身发展提供了坚强组织保证和澎湃动能,更在国有企业党建领域竖起了一面鲜艳的旗帜。这一实践探索出党建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的有效路径,成功破解国企党建与业务“两张皮”难题,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成效显著,海化集团因此被市委、市政府授予“2024年度突出贡献企业”“科技创新标兵企业”称号。
红色堡垒筑基,筑牢发展“主心骨”
党建工作,做实了就是生产力,做强了就是竞争力,做细了就是凝聚力。深谙此道,海化集团党委将党的领导深度融入公司治理体系,为企业发展筑牢政治、思想、组织和作风根基。
在顶层设计上,海化集团明确党委书记“第一责任人”职责,专职副书记履行管党治党直接责任,规范党委会决定、前置研究讨论要求和程序,让公司治理各环节高效运转。同时,坚持“四同步”原则,建立定期例会、重大事项报告等制度,实现党组织在各单位的全覆盖。在理论武装方面,深入开展学习教育,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以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体员工头脑,成为指引工作的明灯。
基层党组织是凝聚党的战斗力的基础,推动党支部全面进步、全面过硬,是发挥党建引领作用的根本。在“红色堡垒工程”推动下,海化集团全体党员主动亮身份、当先锋,面对急难险重任务,他们冲锋在前,激活基层党组织活力。在日常工作中,海化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孙令波要求,全体党员立足岗位创先争优,“你一针我一线”共同织就“海化党旗红”上最鲜艳的色彩,打造钢班子、带出铁队伍,为企业发展注入强劲动能,真正让党组织成为企业发展的“主心骨”。
红雁领航奋进,激活队伍“强引擎”
海化集团创新实施“红雁领航工程”,通过融建党员队伍、融合文化建设,形成强大的发展战斗力与凝聚力。以“红雁领航工程”为抓手,集团党委激励每个党支部争当“五面先锋旗”,打造“五个一流阵地”,全面激活党员队伍“强引擎”。
——以“优良作风引领旗”打造思想教育阵地。羊口盐场制卤场党支部传承“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羊盐精神,创新“议、跑、责、优、实、效”六字党建融合工作法,践行特色文化理念,凭借出色业绩,被潍坊市委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被山东省总工会授予“山东省工人先锋号”称号。
——以“降本增效标杆旗”打造创新创效阵地。纯碱厂仪表车间党支部对标行业先进,秉持“严、细、精、新”理念,助力纯碱厂连续8年获得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能效“领跑者”标杆企业称号,连续4年获得水效“领跑者”标杆企业称号,获评“山东省国有企业对标提升行动标杆企业”。
——以“精细管理样板旗”打造素质提升阵地。铁运分公司党总支以军事化管理、班组文化建设为特色,开展“五个管理提升”活动,运量屡创新高,荣获“潍坊市过硬党支部”称号,成为精细管理样板。
——以“技改技措带队旗”打造品牌建设阵地。以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单立伟为带头人的劳模创新工作室总结“学、攻、创”三字工作法,在人才培养、技术攻关、创新改造等方面成果丰硕,成为企业品牌建设的重要力量。该工作室被省总工会命名为“山东省示范性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
——以“员工关爱示范旗”打造和谐共建阵地。热电分公司运行部党支部推行“五关工作法”,丰富“海化·家”文化。集团公司构建职工健康保障体系,开展系列关爱活动,让职工共享发展成果,凝聚起企业发展的强大合力。
红色阵地铸魂,凝聚发展“向心力”
为推动党建与发展良性互动,海化集团创新实施“红色阵地工程”,以“11244”党建提升模式、“1+5+25+35+N”党建阵地建设体系和党支部PDCA党建价值环管理体系,凝聚起企业发展的强大“向心力”。
海化集团聚焦“提升党建品牌、打造幸福海化”目标,以“五面先锋旗”打造“五个一流阵地”为主线,通过“亮身份、亮技能、亮业绩,创新、创效、创品牌”强化保障。以“一联一包一带三提高”为抓手,每年突出一个主题,纵深拓展“海化党旗红”实践活动,有效激发党员干部干事创业活力和热情。
党建阵地体系建设成果斐然。“奋进海化党建展厅”投入使用两年来,已接待来访团队384批,参观人员5800余人次,获评“山东省优秀企业文化展厅(馆)”;羊口盐场“淡水井”党建主题展馆、廉政教育展馆系潍坊市直机关第一批党员教育现场教学点,获“山东省优秀企业文化展厅(馆)”“潍坊市廉洁文化教育展馆”称号;14个党建示范点被市国资委党委确认为党建示范点。这些阵地成为传播红色文化、凝聚党员力量的重要载体,推动企业形成“以党建促发展、以发展促党建”的良好格局。
红链赋能增效,激发发展“新动能”
为实现国企改革与价值创造深度融合,海化集团创新实施“红链赋能工程”,推动党建链与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融合贯通,激发企业发展的“新动能”。
集团开展“三亮三创”“四比四拼”“五争五促”活动,设立“党员示范岗”,开展竞赛比武,涌现出以“潍坊劳模”杨艳英为代表的一批优秀岗位能手。在创新创效方面,落实创新文化,实施“十百千万”全员岗位创新工程,推进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等,“一水八用”项目获批国家循环经济标准化试点项目。创建海化工匠学院,建设17个工匠创新工作室和实训基地。海化集团入选潍坊市第一批“十百千”产改标杆单位名单,海化工匠学院获评潍坊市首批市级工匠学院。党员干部积极“揭榜”攻坚,助力企业降本增效。
此外,海化集团众多党建品牌脱颖而出,在国资国企系统成绩斐然。氯碱树脂公司党总支的“风险防控党员岗”创建做法获多方肯定与推广。海化集团多次在省、市党建工作会议上作典型发言,参与编制党建团体标准。
从治理到生产,从队伍到文化,从阵地到合规,从改革到价值,近年来,“海化党旗红”品牌及“四梁八柱”管理体系斩获众多国家级、省级荣誉,企业也荣获多项重量级称号,在省、市国有企业和全国海洋化工领域具有较强的影响力。
党建兴则事业兴,党建强则事业强。山东海化集团正以红色党建为引领,勇担现代海洋化工领军企业使命,向着全力打造“化工+能源”现代化一流企业集团目标砥砺奋进,为加快建设更好潍坊贡献海化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