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版:北海周末·剧本

天路蜿蜒 大桃飘香

(2025年08月01日) 来源:潍坊日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孝德山庄品桃会现场。
  □本报记者 王玉芳 文/图
  又是一年成熟季,“齐鲁天路”安丘段沿线的一片片桃园硕果累累,桃农们每天早起晚归,忙着摘桃、卖桃……从桃花灼灼到硕果累累,安丘东方桃海不仅成为当地一张靓丽的名片,更撑起了天路沿线群众增收致富“美丽经济”一片天。
  近年来,安丘市充分挖掘“天路”经济内涵,沿线各镇结合自身优势,培育出了各具特色的农业产业带,“石埠子樱桃”“辉渠小米”“柘山蜜薯”等特色产品声名远扬。而以官庄、辉渠、石埠子为核心的优质大桃示范区,更是提升了天路“颜值”,让“中国蜜桃之乡”再创辉煌。
  桃花海变致富果
  在“齐鲁天路”的起始段安丘市官庄镇十字路村西“福海塔”一侧的桃园里,村民薛全一家正在摘桃。三轮车上一筐筐通红的大桃十分诱人,不时有过往的游客停下车来购买。“我们卖的是3元钱一斤,这几年价格都不错。”桃园的女主人李京爱介绍。
  近年来,官庄镇围绕“一镇一业”发展特色产业,以“天路”为主线,打造万亩大桃产业发展带,今年春天新发展大桃种植3000亩,计划年内以十字路村、花家岭村为核心打造万亩大桃种植基地,通过规模发展促特色产业振兴。该镇以天路“桃海人家”家庭农场为依托,投资100万元新建大桃技术中心,打造集技术指导、电商服务等于一体的天路农文旅融合示范基地。
  在石埠子镇南郎庄大桃市场,苏州客商陈淼正在收购大桃,七八名妇女在桃堆前选级、装箱。“这些都是发南方高端市场的,半斤以上的是3.5元至4元一斤。”陈淼说。
  以南郎庄为中心,石埠子镇大大小小十几个批发市场方便桃农卖桃。距离南郎庄不远的金菩村也有一个大桃市场,村党支部书记周建武介绍,他们从6月初油桃上市开始,已经卖了一个多月的桃了。
  科技引领产业全链条升级
  7月14日,在石埠子镇孝德山庄生态农场第三届品桃会上,黄金蜜桃、奶油蟠桃等40多个品种的桃子让人眼界大开,来自高校、科研院所、农技部门的专家教授和购桃客商们品着色香味俱佳的各种桃子,赞不绝口。
  农场负责人郝连云介绍,目前基地拥有红肉毛桃等217个特色品种,成熟上市时间自5月下旬开始持续到11月下旬。基地培育的“安蜜1号”斩获2024山东农技杯金奖。
  石埠子镇锚定“桃经济”特色赛道,通过科技创新、规模化发展、农文旅融合,绘就一幅乡村振兴的“甜蜜画卷”。该镇联合青岛农业大学、潍坊农科院等科研机构成立蜜桃研究所,依托孝德山庄大桃生态农场建成科技试验基地和种质资源库,攻关抗重茬栽培等关键技术,培育推广新品种,辐射带动千余村民参与优质桃苗繁育,以科技硬核支撑全链条升级,形成“产研销”闭环。
  辉渠镇共种植大桃15000余亩,主要分布在雹泉、峒峪一带十几个村,年产值超过1亿元。该镇通过扩大新品种培育,与歌尔农场有限公司共同实施辉渠大桃“二次复兴”工程,与中国农科院郑州果树研究所共建高品质大桃育苗基地,着力打造国家级鲁中山区桃产业集群。
  品牌溢价和农旅增值“双轮驱动”
  位于安丘天路末端的郚山镇成立镇级大桃专业合作社,整合黄崖头、马朗沟、鲁家哨等23个村的优势资源,打破村域界限,实现大桃种植区域化、规模化、标准化发展。与本地中百超市等多家平台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构建起畅通的销售渠道。大桃产业已带动郚山镇182户种植户年均增收6000元以上。
  辉渠镇按照“以花为媒、以节会友”的发展思路,连续高质量举办了14届桃花节,提升知名度和美誉度。同时将桃花节融入特色美食、非遗文创等业态,同步开展山东省春季“村晚”示范展示等系列活动,拉动综合旅游消费过亿元。
  这条蜿蜒在青山绿水间的“安丘天路”,串联起各具特色的农产品产业带,通过品牌化、规模化发展,将地方特色资源转化为富民强镇的“金钥匙”,铺就一条乡村振兴的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