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于哲 文/图
在寒亭区杨家埠村,一方木版承载着六百年的时光密码。杨家埠木版年画,以其工艺精湛、色彩鲜艳、内容丰富、线条精准等特点,与天津杨柳青木版年画、苏州桃花坞木版年画并称中国三大木版年画。从曾经的画店林立到如今的创新破圈,这项技艺在时光中流转,却始终保持着蓬勃的生命力。2006年,杨家埠木版年画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走进杨家埠,仿佛踏入一座“年画之城”。曾几何时,这里“画店百家、年画千种、画版上万”,匠人们以刀为笔,以木为纸,将吉祥寓意镌刻于版上,远销省内外及数十个国家与地区。杨家埠木版年画制作工艺堪称精妙:朽稿画样、雕刻木版、手工套印、烘货点胭,四道工序环环相扣。其中,雕刻木版尤为关键,匠人需耗时良久方能完成一块线版,每一刀都凝聚着匠人的心血与艺术表达,而这正是木版年画艺术的核心价值所在。
随着时代的发展,古朴喜庆的杨家埠木版年画也迎来了挑战,像贴年画这种古老的节日仪式感逐渐在人们的生活中淡化。为了让年画更好地在当代呈现,在杨乃东、杨志滨等一批手工匠人的共同努力下,杨家埠木版年画在作品创意风格、造型色彩、思想寓意等方面进行创新,使得作品更加具有人文色彩和时代气息。
如今,杨家埠全力推动年画的保护、传承与创新,深挖年画特色资源,依托杨家埠民间艺术大观园,打造精品文旅路线,大力开展年画体验游、研学游等活动,每年可吸引约40万名游客前来体验;创新开发不同版本的木版年画套色印刷技术产品,让广大市民、游客亲自体验木版年画制作过程;积极开发电商平台和文创产品,拓宽市场渠道,实现年画艺术的创新发展。目前,杨家埠从事年画生产、销售的商户有42家,区域内自主品牌15个,年印制年画3200余万张,年产值约6000万元。
从“画店百家”的鼎盛到数字化时代的破圈,杨家埠木版年画始终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它以刀木雕刻时光,以色彩描绘时代,不仅承载着过去的记忆,更描绘着未来的美好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