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旧原料”
酿出“新酒”

(2025年09月05日) 来源:潍坊日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王鲁萍

  将百年历史底蕴作为珍贵“原料”,以当代的创意与艺术进行“发酵”,最终酿造出一杯可供当下品味、滋味醇厚悠长的“新酒”。坊茨小镇的焕新远不止于文旅项目的落地,更是一场历史与未来如何共生的深刻实践。它以富有创造力的姿态表明,真正的保护从不是将时光封存于琥珀之中,而是让它在当代生活的“脉搏”中重新“呼吸”。
  坊茨小镇的更新,深得古画修复的“守正精神”——既需保留原作沧桑的笔触与肌理,又要以当代的审美补全岁月的残缺。历史建筑原89医院2号(北)门诊病房楼的改造正是如此:它保留了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医疗卫生建筑的空间形态和功能组织特征,又将现代艺术元素织入历史面料的经纬之中。艺术馆、咖啡馆、直播间、画室如同时光隧道中的多个站点,让访客在跨越时空的穿梭中,感受历史质感与当代创意的共振。这种“修旧如旧,纳新为新”的智慧,既尊重原意,又开启新的解读可能。
  坊茨小镇“双轨并行”的焕新策略,展现出一种更具张力的更新哲学。一边是以坊茨国际艺术创作基地为代表的高雅文化路径,另一边是李久太团队打造的“年轻化新生态”。这让坊茨小镇生长出的“双翼”——“一翼”飞向艺术的天空,以馆藏级作品和学术展览构建文化高度;“一翼”扎根于世俗烟火,用网红经济、复合业态激活街巷的“温度”。艺术与商业,从来不是非此即彼的对抗力量,坊茨小镇恰恰把握住了这种平衡,让文化与消费相互滋养。
  从更广阔的视角看,坊茨小镇的焕新是城市化进程中一个意味深长的隐喻。坊茨小镇选择一条更可持续的发展之路:不是将过去连根拔起,而是在旧土壤上嫁接新枝;不是用商业化淹没历史感,而是让消费成为文化传播的媒介。这种模式以精准的微更新激活整体生态,既避免推倒重来的文化断裂,也防止过度博物馆化的静止状态。
  当老街老巷与新业态相拥,当历史建筑与艺术创作对话,坊茨小镇这杯时光之酒,愈发馥郁醇香。它告诉我们,历史从未远去,只是换了一种方式参与当下——就像攀附在老墙上的地锦,根须扎进往昔的砖缝,枝叶却向着未来的阳光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