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杨乐秋)今年以来,高密市姜庄镇在资源整合、创新载体、学用转化等方面持续发力,构建起“靶向施教、立体赋能、实效转化”的党员教育新格局,推动党员教育从“大水漫灌”向“精准滴灌”转变。
  “资源整合”优体系,整合镇级班子成员、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等力量,组建“学术型+土专家+文化型”27人师资团队,开设理论宣讲、土地托管等方面课程,打造“课堂+田间+车间”立体式教学模式。
  “守正创新”活载体,依托王干坝红色文化教育基地,今年以来开展“重温入党誓词”“我与党旗合个影”等党员教育活动10期,拍摄《红色王干坝 金光耀千秋》《英雄胡同》等电视片,教育覆盖干部1.2万余人次。探索创新“党校流动课堂”“百姓大讲堂”等模式,通过“板凳小课堂”“田间话家常”等形式开展集中宣讲70余场。
  “学用结合”求实效,聚焦“产业致富 强村富民”,在建工坊、清资产、托土地上聚力用劲,制定《关于开展“一跨三增”促进村级集体经济增收的实施意见》,建成“共富工坊”26家,助力村集体年增收230余万元,探索“合作社自主经营”“合作社+新型经营主体”“联合社+龙头企业”3种土地托管模式供群众“点单”,实现降本增效25%,切实把党员教育培训成效转化为乡村振兴的发展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