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槐、古道和古村

(2025年10月24日) 来源:潍坊日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西刘家庄村的古槐(资料图片)。
◎齐英华 文/图

  出青州城区往西约15公里,至王府街道西刘家庄村,一棵树龄800年的国槐是我们此行寻访的目标。
  西刘家庄村,南临北阳河。明洪武年间,刘氏自河北枣强县迁至益都县西黄家店村定居。随着村内葛氏渐稀,而刘氏渐旺,村庄改为刘家庄,后又为区别于其他刘家庄,改称西刘家庄村。如今,村内刘姓人家占九成,杨姓约占百分之十,其他姓氏仅零星几户。
  村庄偏东位置,是村内主要道路形成的十字路口。深秋的午后时光,一群老头老太太或坐着马扎,或倚靠着门框,家长里短地闲聊着。
  十字路口东南角,紧依着一户民房的就是我们要寻找的古槐。古槐高12米,树围达456厘米,树干呈60度角向南倾斜,村民垒起石墩作为支撑,最低处的一根分枝也被木棍支撑着。令人惊讶的是,圆柱形的树干仅剩不到三分之二的树皮,似一段圆弧,能容一个成年人藏身其间。“人要脸树要皮”,靠着这段树皮,古槐仍然生长得十分茂盛。村民砌起30厘米高的底座,可以保护古槐免受碰撞,平日里也能坐在这里休息,带着孩子们在树底玩耍。
  立村时,古槐树就已存在,村民在树边立“官槐树”小碑,代表这棵树属于全村人共有,人人都要爱护,古槐也成为南来北往行人的坐标,“走到大槐树了”“离大槐树还有多远”,成了人们约定位置时常说的话。
  大约100年前,古槐主干顶部开始出现树洞。1959年,村民在树洞里栽种了一棵柳树,取“槐抱柳,家家有”之意,但后来,柳树没有留下来,古槐树依然茁壮生长。之后,古槐“开怀”(即树皮裂开),逐渐成了今日这个样子。
  八旬老人刘光玉是村里知道事儿最多的人了,问他有没有关于这棵古槐树的传说、故事,他说没有。关于这棵树,能讲的,就是他小的时候、现在的小孩子们在树下玩耍的情景,古树给村民最深的记忆就是树底下快乐的童年和悠闲的晚年。
  古槐所在位置原是丁字路口,东西路至2020年才往东延伸,往北百余米是济青古道。与古槐斜对角那处院落墙上,有两块标识牌——明清古村落、万历年间济青古道,箭头同时指向北边。
  说起古道,刘光玉老人打开了话匣子,不断地说着“古道上有个‘果子’,是山东省为数不多的‘果子’”。听不懂方言就在心里反复琢磨,到底是个什么“果子”这么稀罕,也彻底没想明白,赶紧问老人是哪两个字。原来,是阁楼的“阁”,而非水果的“果”。
  一行人领着我们,直奔“阁子”而去。沿古槐所在的路口往北百余米,便是济青古道——青州府通往济南府的交通要道。原石路面宽约半米,石块或大或小,并不规则,凸起部分磨得光滑,沿古道北侧是一米多高的青石石堰。遥想当年,这条古道上商贾来往,车马辚辚,文人墨客行走其间,把风景写进流年。古道,承载的交通运输使命已被现代路网所取代,只留下写满时代步履的印记。
  这条古道也叫“凤凰道”。缘何有此名?刘光玉领着我们找到石堰上数只形态各异的“凤凰”,作为佐证。至于是先有凤凰道之名还是先有凤凰石刻,暂未考证。凤凰自古以来就是吉祥的象征,“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辇路清风净晓埃,曳裾同上凤凰台”“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在青州,以“凤凰”为名的地儿还不少,王府街道凤山村打造的凤凰台景区、邵庄镇打造的凤凰引民宿,还有这段凤凰道,都寄托着老百姓的美好祈愿。
  “阁子”位于这段古道的东头,今已无存。有一个高约两米的拱形门洞,村民们称其石拱阁桥,跨立在古道上方,仍是旧时的样子,刘光玉等人小时候常爬上去玩,十几年前还上去光顾过。“阁子”西侧五六十米是古村寨门遗址。石堰之上,是村庄两米多高的石头圩子墙,夜间寨门关闭,可以抵御山匪和盗贼。寨门以上、圩子墙以内是古村落,即老村所在。石头房屋依山势往上排列,多数都已坍塌,仅有一户住着一位老人,我们去的前一天老人因摔倒去世。刘光玉说,石头房子冬暖夏凉,他们常聚在这户老人家里打扑克,只是这样的光景再也没有了。他的言语里,透着对离世老人的不舍和对生命的珍惜。
  古村寨门遗址北侧,石碾仍可“吱呀”着推起来,明代建筑三元庙只在史料中留下名号。三元庙南侧原有一座高约七米的钟楼,钟不是报时之用,而是与烽火示警同等作用。古时,沿济青古道有多座钟楼,如边塞的烽火台一样,钟声响代表有警情。
  阁子里、古道边,风景碧连天。这里是古村落风景精华所在。清末,村里的私塾先生刘美岫曾赋诗描绘刘家庄村八大景,其中,“北廓石桥入碧空”“神庙松梢日映红”“百尺钟楼云外竹”中提到的北廓、石桥、神庙、松梢、钟楼、云外竹,皆是三元庙附近的风景。
  石拱阁桥往东约百米,基本不见原石路。我想,会不会跟此前在李清照纪念祠西侧看到的那段接续起来?往西通往淄博张店,但也是断断续续。
  从古至今,我们从未停下过追逐梦想的脚步,从未放弃过追求希望的信念。古树是活着的文物,古村是离人的乡愁,古道是沉淀的历史。在这样的午后,与古树、古道、古村一起穿越时光隧道,寻找那些遗留在这里的历史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