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刘晓杰)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今年,潍城区扎实推进社会救助创新改革,着力构建区、街、村(社区)三级社会救助网络,实现“一门受理、协同办理”,构建社会救助综合格局。
建体系、强管理,健全服务网络。潍城区民政局通过构建区、街、村(社区)三级救助网络体系,使救助工作区级有指引、基层有抓手,提高了基层救助服务能力。区级层面,成立社会救助综合服务中心,负责全面梳理各类社会救助事项,牵头负责社会救助政策衔接、培训指导、业务咨询、监督管理、信访投诉等事务。街道层面,建立“一门受理、协同办理”工作平台和社会救助窗口,配备至少2名工作岗位相对固定的社会救助系统操作人员,落实“进一个门、问一个人、跑一个窗口”,实现“一次办好”。村级层面,设立社会救助工作站,落实有工作场所、有专职人员、有办公设备、有规章制度的“四有”标准。
创品牌、汇资源,提升服务效能。该区以“一人有难,潍众帮你”为理念,全力打造潍城区救助服务品牌“潍众帮”,并获评2023年度全省优秀社会救助品牌。区社会救助工作领导小组18个成员单位之间加强横向联合,形成“资源统筹、部门联动、数据共享”的社会救助综合格局。优化社区民政工作联络员、网格员、公益岗三类人员联动协作工作机制,增强区、街、村(社区)三级衔接互通,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社会救助保障网。依托社工站、志愿服务、社会组织、慈善组织等社会力量,采取政社联动、政策支持、平台支撑、机制保障、先行示范等方式,建立全区救助帮扶项目库,整合全社会资源积极参与社会救助,形成了以基本生活救助、专项救助、急难救助为主体,社会力量参与志愿服务、慈善捐助、爱心照护为补充的社会救助体系。完善社会救助政策主动告知、信息主动公开、对象主动发现“三主动”工作机制,变“被动救”为“主动帮”。通过发放“明白纸”、服务手册和主动上门讲解,提高困难群众的政策知晓度。实现困难群众救助政策信息“二维码”公开全覆盖和救助保障金短信提醒发送。开展常态化走访,建立保障对象需求清单和“一户一策”救助方案。建立主动帮扶机制,运用山东省社会救助数字平台,加强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开展精准救助帮扶。
重服务、强管理,优化照护质量。潍城区通过“物质+服务”救助方式,实现了全区562名分散供养特困人员社会化照料护理服务全覆盖。通过深入走访调研,组织可行性评估,对专业公司网上公开招投标,选择具有丰富服务经验的团队为特困人员提供专业化服务。按全自理、半自理和全护理三种状态把分散供养特困人员社会化照护服务内容细化,建立科学规范的照料服务流程标准,包括助餐、助洁、助浴、助行、助医、生活照料等“六助”服务,明确服务时间、服务项目,让分散供养特困人员享受到温暖照护服务。加强服务监管,让服务质量可控化。将第三方公司服务流程、服务结果纳入区智慧养老平台,区民政局进行24小时监管;聘请专业审计公司,每月1次对第三方服务质量进行审计、考核,采用“整体成效+时间+精神慰藉+满意度”综合性考评方法计发工资,确保照料服务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