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刘元超
通讯员 王丽娜 唐晓妮
为解决好人民群众关心关注的“托育难”问题、提高婴幼儿照护服务有效供给、近年来,昌邑市实验幼儿园积极推动构建“托幼一体化”教育体系,通过探索“托、小、中、大”四级教育模式,实现了幼儿园托幼服务全覆盖、保育教育有效衔接,以实际行动让幼儿开心、家长放心。
深耕“托幼一体化”环境创设,为托班幼儿创设另一个“家”。他们在配备各项专业玩具材料,满足托班段幼儿成长发育需要的基础上,将“家”的元素融入幼儿园,帮助孩子建立起“家”与“幼儿园”的桥梁,营造安全、温馨、童趣、丰富的家庭式环境。重视和满足幼儿的情感需求,让静态的环境逐渐拓展为幼儿学习的动态教育空间;注重让墙壁“说话”,支持幼儿自主探索,积累建构经验,通过提供丰富、操作性强的游戏材料,引导幼儿在园的半日生活中养成好习惯。同时,以生活化、游戏化的教育环境赢得孩子们和家长的心,使孩子在“家”的氛围中健康发展。
深挖“托幼一体化”教育内涵,配齐建强托幼教师队伍。做好托幼一体化工作人员的合理配备,根据岗位、职责确定适合人选,形成“2+N”配备模式,人员由教师及保育员(育婴师)组成。探索“托、小、中、大”固定教师带班机制,使托、幼教师和教育保持一致,最大限度支持幼儿持续发展需要。建立教师培训体系,实施托班教师“线上+线下”一体化培训,依托优质教育平台,每年为托育教师提供职业技能、安全防范、心理健康等专业系统化培训,助推教师专业化成长。
深研“托幼一体化”课程模式,构建生活、游戏课程体系。昌邑市实验幼儿园的托幼团队借助评估指南,结合五大领域、托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及园本特色,将3岁前托班课程目标与3岁后的幼儿园课程目标作为整体考虑,结合0至3岁婴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幼儿园提出了“开心、开口、开步、开窍”的婴幼儿发展目标,研发形成《0—3岁婴幼儿教养和照护方案》。同时,幼儿园自主开发特色课程,基于2—3岁幼儿的教学实践,研发婴幼儿活动材料,逐步形成了体育游戏、创新绘画、绘本阅读、益智游戏等特色活动课程。
深入了解“托幼一体化”婴幼儿需求,回应照护、有爱相伴。秉承婴幼儿回应式养育理论精神,教师注重关键养育理念学习,渗透回应性照护,在陪伴婴幼儿时,关注并解读他们的行为表现,研究制定托班幼儿的《宝宝天天记录表》、《托班宝宝精细化照护记录》,记录反馈托班幼儿每日的情绪、进餐、午睡、活动等情况,以此量体裁衣制定个性化教养策略,并及时用眼神、微笑、语言、支持性手段等方式对幼儿每一个需求做出恰当的回应。
深化“托幼一体化”家园协同配合,保障托幼工作顺利开展。根据家长需求,开设了全托班、半托班、亲子班三种班制,开通家教咨询热线,随时接受家长针对育儿的咨询,并由专业教师进行指导。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定期邀请家长来园和幼儿一起参加家长开放日、亲子体验课等活动。开展多样活动,加强家长、教师、幼儿之间的“三方互动”,进一步增进家园沟通。老师对幼儿耐心细致的照顾以及园区为托班幼儿专门设定的活动场所,消除了家长们的疑惑及担忧,使家长能更放心地将孩子交给幼儿园。此外,幼儿园发挥专业作用,通过进社区向居民宣传科学育儿的方式,把养育工作真正做到居民“家门口”。
下一步,幼儿园将继续秉承“让每一个孩子都有一个幸福快乐的童年”的办园宗旨,站在新的托育发展起点上,不断探索更具专业性和品质感的托班教育,促进幼儿快乐健康成长,缔造快乐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