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宋玉璐
通讯员 张泽同
近年来,寿光市洛城街道教育学区坚持立德树人,深化全环境育人机制,聚焦课堂课程,努力培养“向上、向善、向美”的新时代好少年,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用温情打造多彩校园生活。
融合“对分”课堂,激发成长力量
自2019年以来,该学区全面引入“对分”课堂,从改变“教”与“学”的方式和功能入手,各中小学深入实施基于“教学评”一致性的“对分”课堂教学方针,让师生在历练中共同成长。今年,学区内有1名教师获得“全国初中‘对分’课堂优秀出课教师”称号,提供课堂教研现场会3次,有45人被认定为“潍坊市学科育人能手”。
“有讲授,有内化,有展示,有互动。这样的课堂尊重了学习基本认知规律,也贴近了教育教学本质规律,教师有样板,学生有发现。”来自洛城学校的老师刘成涛说。
对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来说,“对分”课堂带来改变的不仅仅是课堂的形式,更多的是生动融合了尊重、思考和思维的品质,助力师生共同进步。
融合“体验”课程,绽放生命精彩
融合“体验”课程,扎根魅力洛城。洛城街道依托课程、课堂、活动体验等活动载体,努力让德育课程生根、开花、发芽。
近日,学区内的悦轩中学开展了“流汗新体验”主题活动,鼓励学生走出家门和校门,体验当一日环卫工人;悦轩小学尝试开通“微习惯培养”系列课程,建立了“家校合约”责任落实机制;10月,东城新区实验小学的老师带领孩子们走进敬老院,走进博物馆、纪念馆,走到大街上,开展多种多样的公益活动,涵养孩子们的公德心和道德观。
体验课程让教育更加生动有活力。一系列的生活化德育活动,就是让每个孩子发掘不同的可能性,努力成为更出彩的自己。
融合家校课程,凝聚育人智慧
大手拉小手,助力共成长。洛城街道积极落实家庭教育,开展家校合作实践活动。学区内各学校利用中秋、国庆假日等适时开展家访活动,探讨育人好经验,倡树教育正能量。10月,洛城二中60余名教师进社区小区、进田间地头、进家庭院落、和家长聊生活、拉家常,谈孩子成长,讲育人故事,增进了感情,也拉近了距离,让家校合作更接地气,更有温度;洛城一中建立了干部教师家访情况记录单,实行“一家一表”,逐条梳理汇总走访评价意见,努力发现真问题,真解决问题。
融合党建活动,明亮人生底色
浇花浇根,育人育心。洛城街道留吕小学抓实抓细党员管理,以党建统领为工作原则,实现党建与教育惠民、校园安全和少先队工作的融合,努力打造“红色引领健体教育”党建品牌,引领学生全面发展。留吕初中坚持每周一次开展“微党课”活动,取得了良好成效。该校27名党员从“课桌后”走到“讲台前”,“微党课”内容丰富、活泼新颖,让教学内容入脑入心,做到道理讲透,主题明确,把对课堂改革、特色创建、师德建设等方面的见解亮出来,供大家讨论,开诚布公说点子,集思广益找法子。学区还坚持“精准资助,关爱每一个”的理念,指导学校有条有理、有声有色地开展“资助服务,让爱心温暖每一个学生,成就每一个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