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昌邑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型工业化的重要指示、重要论述,全面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市工作要求,坚持“工业立市、产业强市”不动摇,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以新质生产力“点燃”高质量发展强引擎,奋力为更好潍坊建设贡献更多昌邑力量。
提质升级,筑牢产业“压舱石”。锚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集群化发展方向,加快推进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壮大,全面塑造产业竞争新优势。聚力推进高端化。1至9月份,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投资分别增长21%、26.6%,高端装备产业增加值增速列全市第1,元利新材料建成国内首个数字化受阻胺类光稳定剂生产基地,亚星新材料PVDC工艺填补国内空白,浩信汽车轻量化智能制造中心项目打造国内领先的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制造基地。聚力推进智能化。124个技改项目累计投资71.5亿元、增长27.4%,21个项目入选省技术创新项目计划,2个项目入选工信部5G工厂名录、列全市第1,浩信入选首批省数字经济创新平台。聚力推进绿色化。抓牢总投资195亿元的11个新能源项目,鲁北盐碱滩光伏基地纳入省“十四五”开发计划,投资36亿元的三峡海上风电项目建成投产,创新打造全国首个海上“风光牧”三位一体融合发展模式。聚力推进集群化。坚持以链式思维培强产业集群,突出凯盛、浩信、华宝、永富等链主企业引领带动,全力推动高端化工、装备制造、食品加工、纺织印染等先进制造业集群做大做强,主导产业产值增长29.7%,优势产业集群指标列全市第2。
扭住关键,夯实项目“硬支撑”。坚持项目为王,深入开展“项目建设攻坚年”活动,为新型工业化蓄势赋能。推动项目建设提速,紧盯总投资1072亿元的172个重大重点项目,健全完善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务机制,1至10月份完成投资232亿元,31个省市重点项目开工率、纳统率、年度计划投资完成率均达100%,华宝纺织高端面料项目仅用5个月建成12条生产线、成为全国第二大纯棉仿蜡印染布基地,总投资30.5亿元的凯盛新材料跑出“3年完成3期项目建设”凯盛速度。推动招商引资提质,优化完善“镇街区+园区+部门+国企”联动招商体系,签约投资过亿元项目54个,引进国电投光伏发电等投资过10亿元项目6个,参与“点对点”招商活动次数、重点活动签约项目数量、投产达效项目数量均列全市第1,投资14.3亿元的生物基新材料项目从洽谈到落地仅用38天。
做强载体,构筑园区“大平台”。持续放大7大骨干园区空间优势,优化提升布局,完善功能配套,吸引力、承载力进一步增强。下营、龙池两个省级化工园区累计落户企业112家,新建成投产元利新材料等项目11个,年内工业产值突破300亿元。柳疃工业园纺织超纤产业持续壮大,建成全国最大的床品面料生产基地。智能装备制造产业园引进落户总投资100多亿元的浩信昌盛智能工厂、新能源汽车零部件智能制造、亿润大型空气源热泵智能装配等项目。城西生态制造产业园一期606亩起步区加快推进,其中年产5万吨智慧光伏支架项目着力打造全省第一大成规模的箱变企业和光伏支架企业。高端机械装备产业园、产教融合示范区扎实推进项目招引、配套建设工作,发展后劲更加充足。
创优环境,塑强发展“软实力”。深入实施新一轮营商环境创新提升行动,全力营造“放心投资、舒心经营、安心发展”良好环境。坚持全要素保障。创新打造“政务邑企帮”服务模式,深入推进政银企合作,为企业投放贷款45亿元,“我为企业找订单”活动实现交易额22.24亿元。坚持全流程优化。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创新推出“一件事”服务清单53项,关联事项审批提速60%以上,红线外市政管线工程审批创新成果在全省推广,“推进高效开工一件事”入选省级“揭榜挂帅”试点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