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刘晓杰)近年来,坊子工业发展区全面聚焦风筝产业高质量发展,大力推进风筝产业链党建工作,不断以党建引领统筹、融合资源、服务保障,将战斗堡垒建在“链”上、协同发展融在“链”上、服务赋能抓在“链”上,党建链与产业链实现“双链融合”同频共振、同向发力,切实将党建优势转变为产业发展竞争优势。目前,坊子工业发展区风筝年产值已达3亿元,产量占全国的90%,是名副其实的“现代风筝产业基地”。
把战斗堡垒建在“链”上,党建融合由“弱”变“强”。按照“产业关联、区域相近、便于组织”的原则,全面推进产业链党委建设。通过整合原风筝产业创业园党委资源,成立风筝产业链党委,采取“1+4+X”模式(1即风筝产业链党委,4即下设的风筝产业党支部、配套产业党支部、风筝销售党支部、风筝电商党支部4个党支部,X即众多风筝龙头企业),构建“区域-产业-链条-党委”的组织矩阵。选优配强党组织书记,由坊子工业发展区党工委书记担任产业链党委书记,王家庄子4个村党支部书记及龙头风筝企业负责人担任委员,推动产业链基层党组织班子与企业管理层“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建立协商议事机制。新打造一处具有风筝特色的基层党校,能够容纳160人同时开展各种教育培训,以及风筝产业相关的电商培训、商务洽谈等各项活动。构建产业链党委抓服务、风筝产业链4个党支部抓带动、头部企业抓推进的产业链党建工作格局。打造“红色赋能·链上聚力”书记项目,建立完善“党支部+合作社+企业”产业化经营模式,依托王家庄子4个村党支部领办潍坊现代风筝合作社,强力推进风筝产业高质量发展服务中心工作。目前合作社已成功吸纳村内48家风筝骨干企业入社,预计今年风筝年产值突破3亿元、较往年增加10%,通过分红方式可实现村集体每年增收41万元,让资源相连的王家庄子4个村“攥指成拳”,凝聚起强大的发展合力。
把资源要素融在“链”上,协同发展由“散”变“聚”。开拓党建引领与园区运营深度融合创新路径,投资4.5亿元打造集文创研发、电商孵化、直播带货、快递物流为一体的潍坊风筝产业基地项目,由风筝产业链党委筛选直播、物流、仓储、运营、推广等多方企业入驻潍坊风筝产业基地,实现产、供、销、文、旅全覆盖,放大产业集群“虹吸”效应,延伸特色产业链条。为实现风筝企业之间资源要素的有机整合,风筝产业链党委多次在风筝原材料集采直供、仓储物流、版权申请、人才引进、拓展产销渠道等方面统筹协调,打破产业链各主体协作的条块壁垒和限制。开辟安丘世界风筝公园、高密红高粱影视城、凤溪地夜市、坊茨小镇、温德姆酒店等多个风筝产品销售阵地,其间销售额累计高达600万元,有效实现党组织政治引领优势向产业发展优势转化。坚持以产业链党建推动产业创新发展,产业链党委牵头成立风筝研发创新平台,加强校企联动,积极与各大美术学校对接“产学研”业务,目前已与潍坊学院等多个院校达成合作,推出礼盒产品2款、风筝文创产品5款,已初步确定2款智能风筝、AI风筝先期生产。创立“潍水风筝”自主品牌,同山东省级非遗风筝制作技艺传承人郭洪利合作推出系列高品质放飞风筝,风筝研发不断推陈出新。
把服务赋能抓在“链”上,营商环境由“忧”变“优”。建立产业链党委联席会议制度,做实服务载体,抓好政策支持、项目落地、跟踪服务等工作。定期举办“红链思享会”“产业联谊会”等,为链上企业提供一站式的全生命周期服务。产业链党委顺应时代东风,全力开发“互联网+”电商模式,为48家风筝骨干企业搭建风筝电商供应链。不断丰富王家庄子乡村旅游业态,聚力打造集风筝产业基地、风筝文化馆、放飞广场等于一体的王家庄子文旅产业带,通过线上线下融合推介,拓展乡村旅游产品和线路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