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优”而进 向“新”而立 向“民”而行

——临朐持续擦亮“中国大棚樱桃第一县”品牌

(2025年04月25日) 来源:潍坊日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在临朐县一处大樱桃交易市场,工作人员在对大樱桃进行分拣。
  □本报记者 付 生
  通讯员 孟凡霞

  连日来,每天凌晨四点,临朐县城关街道月庄大樱桃交易中心灯火通明,一桶桶刚摘下来、泛着玛瑙般光泽的大樱桃,被种植户们运送到这里。经过来自全国各地的采购商一番品质查验和议价后,再经过称重、分拣、包装等环节,被快递公司发往全国各地。
  作为全国最大的设施樱桃栽培基地,临朐年产各类樱桃约10万吨,被誉为“中国大棚樱桃第一县”,并在电商平台、直播销售、冷链物流等新产业、新业态赋能下,形成了“早上枝头鲜果、中午冷链发车、傍晚直达尝鲜”的全链条产销模式,展现出“一颗红果带火全域,多元业态激活乡村”的乡村振兴图景。
   向“优”而进
  以要素赋能,塑造产业新优势

  月庄大樱桃交易中心相关负责人李宝亮介绍,作为临朐县大型樱桃交易市场的代表之一,在交易旺季,市场日交易量最高能达到135万斤。
  大樱桃,素有“江北春果第一枝”的美称。40年前,这枚小红果就在临朐生根展叶、开花结果。如今更是走出潍坊、走向全国。
  临朐县农业农村局局长魏淑娟介绍,凭借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临朐已发展各类樱桃种植面积15万亩,先后获评“大樱桃标准化示范基地”“中国优质大樱桃之都”等,“含金量”十足。
  临朐的大樱桃缘何如此火爆?首先缘于品质好。
  魏淑娟告诉记者,临朐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气温、日照、土壤类型和酸碱度都非常适合大樱桃生长,在这里种植的大樱桃品相好、上市早、个头大、颜色艳、味道佳,为大樱桃产业高质量发展夯实了基础。
  此外,临朐大樱桃能够“坐地圈粉”,除了其良好的资源禀赋,还得益于当地政府对产业创新发展的积极扶持,以及产业相关方面对市场的精准定位等诸多因素。
  为推动大樱桃产业崛起,该县秉持“农业+”融合发展思路,按照“做强优势果品、做精特色果品”的思路,把大樱桃产业发展作为农民增收的突破口,坚持“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种植、集约化栽培、智能化管理、品牌化营销”发展思路,瞄准“棚体高大化、管控智能化、产品品牌化”的发展方向,让临朐大樱桃品牌越擦越亮,富农效应越来越强。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临朐在大棚樱桃种植方面摸索出一整套成熟的技术措施和标准,先后取得20多项专利,使大樱桃成熟上市期由6月份提前到3月份,经济效益显著提升,被誉为“大棚樱桃种植的临朐模式”。
  在此基础上,该县还以百亿级农业产业集群为目标,依托“一村一品”专业村、农业特色产业园、现代科技示范园等专业载体,建设集中连片、优势突出、设施完善、管理规范的大樱桃生产示范区,全力打造大樱桃产业创新发展新高地。
  目前,临朐已有6个镇、118个村发展为全域樱桃产业特色镇、村,山旺镇和衡里炉村被评为国家“一村一品”示范镇、村;成功打造了“临朐大樱桃·首朐一指”区域公用品牌,同时认证“三品一标”品牌10个。
    向“新”而立
以“数”“智”赋能,构建产业新生态

  来到山旺镇和庄村种植户王福端的樱桃大棚,里面的大樱桃已基本卖完。原来,这个大棚采用了现代制冷降温技术,模拟自然气温变化,让樱桃树提前休眠、提前结果,实现了在春节期间就能上市,卖的时间早,销售情况也就更好。
  魏淑娟表示,在智慧农业助力下,临朐大樱桃不仅品质得到有效提升,供应期也进一步延长,从春节期间一直延伸到6月份,来临朐都能吃上新鲜的大樱桃。
  城关街道衡里炉村种植户陈珍光同样是智慧农业的受益人。“在县里指导推动下,我们对樱桃大棚做了升级,在增加棚体的基础上,上马物联网管控系统、引进滴灌技术、采用高端水溶肥技术,种出的大樱桃口感越来越好。”陈珍光说。
  记者采访了解到,为了保障大樱桃品质,临朐作为老产区、老品牌,始终围绕推动产业升级而积极行动。
  去年11月,山东临朐设施大樱桃科技小院在辛寨街道揭牌。该项目建有大樱桃现代农业示范园区、高效循环农业示范区、临朐乡村振兴示范区项目,围绕大樱桃科研、示范、育苗、种植、加工、物流、服务、休闲观光、科普教育、农耕体验等功能,构建“一心一带两园四区多点”的规划布局,为当地农业科技水平和果品产业竞争力的提升注入强劲动力。
  推动“数”“智”赋能,临朐各级各部门主动靠前一步。他们创新推出了中国(临朐)大樱桃产业互联网平台,集气象、棚控、采销、物流于一体,成为云上的“智慧大脑”。建设了大樱桃数字化智能水洗分选线,完善从田间预冷、冷库冷藏到冷藏车的闭环运输体系。打造了数字化果园,为20处果园增设智能化农机设备,激活大樱桃产业发展新活力。
  这些新技术、新设备、新平台的投入使用,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还实现了精准施肥、灌溉和病虫害防治,吸引了“新农人”的加入,推动形成了新的生产销售模式。
  这些“新质”特征,不断推动大樱桃产业由传统模式向高效农业转型。
    向“民”而行
打造产业“新名片”,富民效应凸显

  在月庄大樱桃交易中心管理办公室,李宝亮一边电话解答客户咨询,一边为来市场拉货的客商出具“食用农产品产地证明”。“市场职责分工明确,设交通秩序维护、市场经营秩序维护、环境卫生等多个小组保障交易。”李宝亮说。
  线下紧锣密鼓,线上同样火爆。山旺镇和庄村樱桃种植户王瑞香把直播间带进了自己的樱桃大棚,不仅自己家的樱桃供不应求,还带动不少邻居共同致富。“在棚内直播,消费者能直接看到我们樱桃的品质,买过的都说好,回头客越来越多。”王瑞香说。
  据了解,通过举办“网红”培训、开设直播基地、开展主播与供应链对接等活动,这个县已探索形成了“基地+仓储配送”“网红机构+产业集群”“基地+龙头企业”等创新模式,不断提升大樱桃产业富民效应。
  确保富民效应最大化,临朐还始终注重大樱桃产业的深加工和多元化发展,开发了樱桃酒、樱桃酱、樱桃干等系列产品,延长了樱桃的产业链,提高了附加值。同时,结合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的发展,打造了樱桃采摘园、樱桃文化节等特色旅游项目,吸引游客前来观光旅游和体验采摘乐趣。
  如今,临朐已逐步建立起集生产、销售、加工、文化、休闲旅游于一体的大樱桃产业体系,真正把大樱桃产业打造成了引领农业增效的“新引擎”、农民增收的“新突破”。
  从一颗“小樱桃”到一个大产业,临朐大樱桃产业已经成为代表当地农产品形象的亮丽名片,年收入过50万元的家庭农场、合作社、种植大户已有200多户,年产值30多亿元。  (图片由临朐县委宣传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