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时代阅读的“深”与“浅”

(2025年04月25日) 来源:潍坊日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邵光耀

  数字化浪潮推动阅读方式改变。一部手机、一台电脑、一个平板,让阅读不再局限于时间和空间。相比于纸质书,数字阅读因便捷、节省、检索方便等优点而备受年轻人喜爱。但数字阅读也因其碎片化、无法深入、内容杂乱等而备受诟病。
  浏览不是阅读。在“机不离手”几乎成为每个人标配的今天,有些人将阅读与浏览混淆,用浏览的方式和习惯阅读书籍,显然是缺乏深度理解和独立思考能力的。对于一些新闻类的浏览,仅仅是了解事情的大概情况,并非是传统意义上的阅读。
  但阅读的“深”与“浅”并不存在非常明确的界限。我们常说开卷有益,相比于追求一些低级趣味的东西,打开书籍或者浏览信息,并从中获益、陶冶情操,那么不论这种阅读是“深”还是“浅”,都对个人成长有着重要意义。
  “深”阅读需要沉下心。深度阅读是与作者心灵的碰撞,是一个塑造世界观、价值观与拓宽视野、增长见识的过程,人们可以在艰苦的求知与思辨过程中得到高级的喜悦。深阅读就是要“读进去”,走进书里,带入进去,以自身的阅历、知识、思维等解构书籍内容。因此,“深”阅读不必局限于数字网页还是实体书籍,只要沉下心来、深入进去,就会有所获益。更何况现在电子书屏幕虽小,翻页、笔记、评论等功能一应俱全,图书馆中、伏案桌前已不是必然选项。
  “深”阅读要有方法。在浩如烟海的电子书籍海洋中,质量高低不一、标题党大行其道,找到优质书籍反而是深度阅读的第一前提。因此深度阅读首先要确定目标,找到权威书籍,多读经典作品。深度阅读还要结合读者自身的生活阅历、人生志趣、知识体系以及工作所需,在用书籍滋润自身精神世界的同时,时刻反思自我,用知识指导实践,又用实践检验知识,通过相互促进、相互赋能,让人们在深度阅读中历练本领,汲取智慧和灵感,确定人生的努力方向。
  最是书香能致远。当数字化的洪流滚滚而来,我们要接受它、利用它,读书的方式可以改变,但初心永不改变。不论是读屏还是读书,人类通过阅读传承文明的需求不会消失,学会阅读,学会深度阅读,必定会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