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四通捶拳

(2025年04月25日) 来源:潍坊日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潍坊四通捶拳是山东四大名拳之一,其拳术主要包括八个主功靠、八个副功靠,套路有八步捶、群仗式、低八门、铁牛耕地、六十四式散手慢打等,对练功法有二名功、盘树功、手把等,以顺应天地之变化的自然规律为立拳根本,是一种内外兼修、刚柔并济、实战性极强的内家拳术。
  清朝道光年间,四通捶拳由黄县(今山东省龙口市)人冯礼旺传与潍坊西关边家。边氏学拳后苦修得以大成,扬名于潍县,故四通捶又有“边家捶”的称呼。后来边氏又传拳于武氏(武玺珏),武玺珏后又传拳与其子武华喜和徒弟杜瑞林、陈锡奉等人,从此四通捶拳深入潍县寻常百姓家,也成为老潍县的“当家拳”。从那时起,潍坊四通捶拳就形成了武、杜、陈三支主要流派,四通捶拳达到了鼎盛时期。
  四通捶拳传承始终保持着传统的古拳风貌,是全国十分稀有的一个拳种。
  四通捶拳在练习时,姿势上要求四捶一线、四心一线,要做到柔似蛇、刚如铁、巧如燕、猛如虎;意念上要做到意与势通、势与法通、法与气通、气与力通。整套拳术包含了刚柔相济、阴阳和谐、左右为伴、逆顺相合、动静结合、快慢相连、收放自如等特性。
  四通捶拳在技击上讲究粘连对手身体贴身靠打,上盘利用拳、臂、肘、抓等技术贴近对手中门实施近身搏击,招招死扣、扣扣相连、拳肘并进;中、下盘则利用跟步、擦滑步、圈步以及铁胯功移动封锁、冲撞对手,动摇其重心。上中下三盘同时进击,以三取一。技击战术方面主张“九攻一守”。
  (据《潍坊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