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流过张建桥

(2025年07月04日) 来源:潍坊日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弥河张建桥大桥鸟瞰(资料图片)。
  ◎李守亭

  经过一场透雨的浸润,夏日的寿光愈加迷人,满目葱茏藏胜景,一泓潋滟展生机。约7000名参加寿光半程马拉松赛的海内外选手,用矫健的步伐丈量寿光的每一寸风景,用速度与激情跑过张建桥大桥,跨过弥河,向着胜利的终点前进……
  岁月不居,恰似这奔流不息的河水,悠悠流过张建桥大桥,汇入时光的长河。河水日夜不息,一念向北,如那些执着的跑者,不知疲倦奔跑在注入渤海的征途上,但带不走那些流逝的岁月和流传的故事。
  据记载,旧时弥河枯水季节,此处有一座草桥,但汛期水大时,过往行旅以木船横渡。相传有一善人,姓张名建,品行端正,乐善好施,每年深秋,天寒水冷,即在弥河上架建一桥方便行人。日久年深,众人便称此处为张建桥。明洪武二年,傅姓族人迁徙至寿光城东张建桥以西立村,遂以桥为名。
  “张建桥”是桥名,也是村名,还是曾经的“张建桥乡(街道)”驻地。现在的“张建桥”,老百姓已经简称为“建桥”,比如“建桥中学”“建桥夜市”“建桥路”,农历逢三排八的“张建桥大集”,也被简称成“建桥集”。
  以前,从寿光城东进县城,张建桥大桥是必经之地。现在弥河上又建有王口大桥、金光大桥等,但走张建桥大桥,仍是自东向西进入主城区的常规路线。
  新中国成立前,张建桥大桥又旧又窄,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王耀武便是在这里被活捉的,那段精彩的故事并未因岁月久远随水而逝,至今仍在弥河两岸广为流传。
  抗战胜利后,王耀武入主山东,在解放军华东野战军对国民党军队发动的莱芜战役、孟良崮战役中,他所负责的山东战场国民党军接连遭受重创。1948年9月,在“打进济南府,活捉王耀武”的口号声中,华东野战军攻占济南。
  走投无路的王耀武带了两个随从化装成普通商贩,混进人群中想逃出济南城。他带着通行证,乘坐一辆马车,假装腿部受伤,蜷缩在车上,行至寿光县城以东的张建桥时,在桥头值班的寿光县公安局战士正严格排查过往路人,见王耀武等三人没有武器,也没有贵重物品,就打算放行。一个老战士让王耀武把帽子摘下来看了看说:“这人是个大官,不能放行。你们看他额头上有一道月牙形的白色印痕,头发上下都分层了,明显是军帽压的。看他的发型,戴的还是将级的军帽,官小不了!”
  这时,王耀武说要上厕所,他的警卫员殷勤地从口袋里掏出一把雪白的手纸,这更引起了战士的注意。因为这种棉手纸是“洋货”,一般人可用不起。一名战士又拆开了王耀武腿上的纱布,发现果然是假装受伤。见事已败露,王耀武无奈地说:“我是王耀武,我要见陈毅。”当年,身经百战的开国上将许世友曾说:“如果王耀武东逃青岛,张建桥便是他的‘华容道’。”
  新中国成立后,张建桥大桥被重修,张氏“捐木修桥”一时传为美谈。这得从“泊头子张氏”说起。据记载,泊头子张氏在寿光已有600余年历史,六世祖张舜民在泊头子出生,后迁居寿光县衙以东居住,繁衍生息。七世三位祖先曾捐粮赈灾,知县赠予“尚义赈荒”牌匾,褒扬其善举。后来人们称张舜民这一支为“衙东张家”。张舜民去世后,葬于寿光县城以北的野虎村南,这里成为新的张氏祖茔。墓地占地五六十亩,栽植柏树309棵,1923年砍伐了93棵枯树,卖钱修建了墓地围墙、门楼等。剩下的216棵柏树,经过近500年生长,已成参天大树。1951年,在寿光县政府号召下,张氏族人将所剩柏树无偿捐给了政府,用于修建张建桥大桥。大桥立柱及铺板全用柏树建成,人们走在桥上能闻到柏树的芳香,无不感念张氏“捐木修桥”的善举。
  1964年,省交通厅拨款78万元在木桥北侧新建一座钢筋混凝土中水位漫水桥,长295.6米,宽7米,桥西头建有看桥楼。混凝土大桥的建成解决了大水冲桥的困扰,无论枯水期还是丰水期,都能畅行无忧,真正使弥河“天堑变通途”。
  上世纪80年代,在混凝土大桥北侧新建成一座水泥大桥,用柏树建成的木桥被拆除。后来,对水泥大桥进行了改造,成为西向三车道的北桥;2001年在其南侧新建成一座“姊妹桥”,成为东向三车道的南桥。桥型皆为空心板桥,长433米。2020年,因河道治理需要,新桥南侧那座承担运力56年的混凝土大桥也被拆除。
  现在的张建桥大桥,如长虹卧波,更宽、更高、更畅通了。因橡胶坝拦河蓄水,大桥两侧形成一汪碧水,微波荡漾,平添一处绝佳美景。夜晚时分,华灯璀璨,水声灯影里的母亲河与张建桥大桥,又是别样一番韵味。行走在大桥上,会有“人在桥中,桥在景中”的独特体验。桥下水畔,音乐响起来,舞蹈跳起来,欢快的气氛随着盈盈河水荡漾开来……
  从草桥到木桥、水泥桥,从小桥到大桥,岁月沧桑,物换星移。今天的张建桥大桥,飞架东西、连接两岸,已经成为寿光百姓的致富桥、政府和市民的连心桥。昔日的“华容道”,如今连接的是寿光蔬菜走向全国、通往世界的绿色通道,是菜乡人意气风发奔向中国式现代化的康庄大道。
  岁月流过张建桥,记忆启迪新时代。无论风云如何变幻,世事如何变迁,奔流不息的弥河上,永远有座张建桥大桥,在那里默默守候,等你从上面走过,从这头走向那头,从起点走向终点,从今天走向明天,从历史走向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