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项工程”筑基 教师成长提质

——寿光市第一中学推动党建与教师专业发展深度融合

(2025年10月17日) 来源:潍坊日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本报记者 徐艺华
  通讯员 李 倩 王晓明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发展,党建为魂。近年来,寿光市第一中学将党建与教师专业发展深度融合,实施“青蓝工程”“领头雁工程”“蝶变工程”,着力打造政治过硬、业务精湛、育人高质的教师队伍,为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筑牢根基。
   党建领航“青蓝工程”
  薪火相传铸师魂

  入职寿光市第一中学后,青年党员教师王璐璐被任命为2020级47班班主任,初出茅庐的她在班级管理中常常不知所措,学校推出的“青蓝工程”帮助她找到了方向。按照结对要求,有着多年教学经验和管理经验的老党员孙玉禄成为王璐璐的指导老师。孙玉禄每周都会拿出时间,带着王璐璐梳理典型问题、总结管理经验。渐渐地,她开始找到了一些自己教育教学管理的技巧,随之,“‘青蓝工程’优秀青年教师”“教坛新秀”“优秀班主任”等一份份荣誉接踵而至,见证着她的成长。
  在寿光市第一中学,像王璐璐一样受益于“青蓝工程”的老师还有许多。近三年学校先后考选、招聘了100余名青年教师,这些青年教师虽然综合素养强、工作热情高,但缺乏教育管理经验,如何帮助青年教师迅速成长成为学校亟待解决的问题。
  为助力青年教师稳步、精准成长,学校创新实施“青蓝工程”,每学年在各个级部遴选一批政治素质高、业务水平棒、责任心强的党员骨干教师,与本级部老师结成“师徒帮扶对子”,签订“青蓝帮扶承诺书”,组成成长共同体“蹲苗历练”,“师傅”不仅在教学设计、课堂教学、班级管理等业务上一对一指导,更注重思想引导与作风示范,形成“党建引领、师徒共进”氛围。
  帮扶前,学校建立起个人特长、成长需求、专业背景“三张清单”,为针对性分配指导老师提供参考依据。在帮扶过程中,学校制定培养方案,公布成长表现考核办法,对结对双方进行过程性评价,细化政治素质、创新能力、专业素质等方面的评分细则,定期组织“党员示范课”等活动。帮扶结束后,将表现突出人员纳入优秀年轻干部库中进行重点培养,真正让“好苗子”早发现、快成长。
   党建赋能“领头雁工程”
  先锋引领强素质

  近日,学校英语学科领航工作室的主持人、英语教研室主任陈蒙蒙,组织进行了一场优秀课例展示探讨,清晰有趣的课堂设计思路,经验思路的交流碰撞,让与会教师收获颇丰。新学期,寿光市第一中学组建了学科教育教学科研团队,成立学科领航工作室,并特别邀请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副部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冯永刚担任教育发展顾问,进行定期指导。
  在学科领航工作室等“名师工作室”的主持人选拔中,学校党委坚持贯彻落实“双培养”机制,选拔讲政治、态度好、业务强、威信高的优秀教师重点培养,由党员骨干教师牵头推进教学改进、课程建设与课题研究,推动党建与教育教学业务深度融合、同频共振,通过“引、训、帮、练”四项举措,持续提升教师队伍专业素养。
  ——“引”即教育家精神引领。以“教育家精神”为指导,大力开展“优秀党员”“优秀班主任”等评先树优活动,充分利用学校公众号等进行宣传,礼赞担当者、实干者、有为者,让“内化与自觉”发生,在全校形成争先进、作表率、当模范的氛围。
  ——“训”即专业培训。让教师“走出去”,组织排名前列的党员骨干、优秀教师到全国名校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将名师“请进来”,搭建“名师大讲堂”,邀请教育专家到校作报告,传授先进的教育教学经验和方式方法。
  ——“帮”即名师帮扶。成立以齐鲁名班主任徐丽等“领头雁”为主持人的“名班主任工作室”,建设学科领航工作室,以学年为单位双项选择,为教师团队开展教学研修、教研攻关、管理技能创新等搭建平台,通过交锋、切磋、共鸣、共振,促进教师由“事务型”向“研究型”转变。
  ——“练”即赛事历练。坚持以赛代训,举办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高效课堂大赛,涵盖课堂设计、育人故事等内容,全力提升教师团队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
  截至目前,学校已成立学科领航工作室等“名师工作室”17个。一批批师德优良、业务精湛的优秀教师脱颖而出,成为学校的中坚力量,涌现出多名潍坊学科带头人、齐鲁名师、全国优秀教师。
   党建聚力“蝶变工程”
  携手共进促提升

  学校党委坚持“不让一名教师掉队”,以“蝶变工程”为抓手,发挥党建凝聚与党员帮扶作用,对青年教师实施“春雷督导”,实施定向教育培养、锻炼和使用,助力“潜力型”老师更快破茧成蝶。
  学校创新“3121”教师多维综合评价模式,围绕老师政治素质、专业水准和育人成效三方面,以及所呈现的意识思维、师德呈现、创新发展等12种能力,配合多元化的荣誉制度,对老师进行多元化、多角度发展性职业评价,实现动态管理。
  对“潜力型”老师,学校设定1个月至1学期的“蝶变期”,实施“定人帮带”,由党员领导干部、党员骨干教师任督导员,通过“随机听课评课”等开展精准督导,“一对一”补齐专业能力短板;实施“定期督导”,设立“听课评课活动月”,以随机听课、评课形式,由党小组组织党员教师对老师开展有效的检查、督促、指导、评议活动,确保“督”在实处、“导”有提高。
  在寿光一中党委引领下,今年以来,学校2人次获“山东省优秀教师”等省级荣誉,67人次获“高中学科育人能手”等潍坊市级荣誉,196人次获“教学质量优胜个人”等寿光市级荣誉,学校连年荣获“寿光市教师队伍建设先进单位”称号。未来,寿光一中党委将持续完善“三项工程”体系,以更高标准打造优质教师队伍,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培养时代新人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