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忠亮
深秋时节与朋友驾车赴青州。
原本想登临雀山之巅,望一望葱茏苍郁、逶迤蜿蜒的层层迭峰,赏一赏接天蔽日、云蒸霞蔚的连绵画卷,发一番“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壮阔感想。然而刚至山脚下,即被一棵枝繁叶茂的古树所吸引。
那条蜿蜒的小道旁,一片高低错落的梯田间,于那碧绿的秋色里,孤寂地站立着一棵状如迎客松般的古树。它的树冠四散展开,文静地默望着四周,不因山上伙伴的高大、茂盛而生妒嫉之心,也不因自己的孤单无助而自馁自卑。它不管山间同族被文人墨客赋予了闻名遐迩的名号,也不管人们是否关注自己、赞美自己,而是以一种平淡、恒定之心,日复一日地为田间劳作的山民、为远来观光的游客留一处憩息的所在,从不厌烦地迎来送往着进出大山的人们。
大家纷纷下车,驻足树下,仰首静观。心中关于登顶的执念渐渐消失,转而思索起人生的境况——人生本来就难以完美,再坚强的人也免不了惆怅和悲伤,再勇敢的人也免不了犹豫和彷徨,再正直的人也免不了妥协和忍让;而树却有着直立向上、永远追求阳光的勇气,有着不攀不比、默默奉献的精神。人生际遇的差异,造就了人各不同的心路历程,因而形成了各自的价值观念。倘若一个人注意调节自我,对物欲企盼少一点,对精神追求多一点,多一点闲云野鹤的情趣,少一点世俗的牵绊,就会把握生命的流速,积蓄自身的正能量,更好地感受生存的价值,换取生活的宁静与纯洁。就如这棵看似孤独、寂寥的古树,我们何不体会一下它那份与世无争的淡定:与其偏执地寻求一个不可得的结果而苦苦追逐,倒不如立足现实,让自己形成一道独特的风景,于纷繁中做得苦乐悠悠,为驻足凝视的人们留下无尽的遐想。
风起了,我们向着这棵树呼唤,此起彼伏的回音似乎全部汇集到了这棵树上,好像是这棵树在充满感情地召唤我们,灵动的颤音连绵着整座大山回荡,随着山风的节拍似乎把整座山都带动了起来。看到这如此壮阔的景象,你能说这棵树是孤独的吗?你能说它是百无聊赖的吗?不,你只能感悟到生命之壮美、付出之伟大。
雀山之行,尚未登山,面对山脚下的一棵树,即得如此人生感悟,顿知天高地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