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宋文娟 通讯员 张同波 杨琦)审计立项是做好审计工作的原点,是审计项目高质量开展的基础环节。近年来,市审计局坚决贯彻落实上级审计机关对审计立项的部署要求,围绕推进研究型审计、审计全覆盖、严格过程管控等方面,强化系统谋划,科学确立项目,充分发挥审计参谋助手作用,推动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近三年,市审计局立项实施项目280余个,揭示并推动解决问题880余个,推动建立健全相关制度机制61项,向上级审计机关和党委政府报送重大事项97篇,荣获省市优秀项目、优秀科研成果20多项。
做实研究型审计,科学谋划项目立项。该局坚持从源头抓起,做足审前研究,规范审计立项,做实审前“第一公里”。注重审前研究。该局扎实开展调查研究,“走上去”对接审计署和省审计厅,强化沟通协调,及时把握年度重点任务和项目计划;“走出去”对接党委政府部门,加强与市委、市政府政研部门以及发改、财政、税务等经济部门业务交流,推动立项服务中心工作;“走下去”深入基层一线,广泛收集基层审计机关、工商企业、城乡社区等各方意见建议,促进立项更接地气。今年初,全局共形成调研报告51份,为科学立项奠定了基础。坚持开门纳谏。该局通过主动“请进来”和网上征求意见等方式,邀请各方代表进入“议事厅”,畅所欲言。结合“政府开放日”、特约审计员座谈会、“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等,每年向特约审计员、专家学者、社会公众等不同群体公开征询项目建议,广泛听取收集意见。今年汇总社会各界意见建议113条,为年度审计工作立项提供参考。开展立项展讲。建立审计项目立项展讲机制,鼓励各业务科室立足职能选题,选取一定数量项目,通过立项展讲的方式,从项目背景、审计重点、组织方式、预期成果等方面研究展讲,经过项目评审、打分投票等方式对其可行性进行论证,确定是否纳入年度审计项目计划。今年,通过展讲,有8个项目纳入了年度审计项目计划。深化巡审联动。探索实行巡察和审计协同联动工作新路子,在项目衔接方面,该局每年召开巡审联席会议,对接年度审计项目计划和巡察计划,审前实行监督任务、对象、制度、力量“四个统筹”,审中采取巡审同步、先审后巡、先巡后审、联合编组“四种方式”,审后实施信息互通、问题会商、集中研判、成果共享,实现了巡察权威性和审计专业性的优势互补。近三年,共实施巡审联动项目73个,移交线索查实率超过50%。
立足审计全覆盖,分类建立审计项目库。该局分类创建审计项目库,入库项目实时更新、动态管理,项目计划深入研判、择优选取,为精准立项提供保障。建立重大政策和专项资金项目库。该局立足发挥审计宏观调控“工具箱”作用,全面梳理汇集各类政策和专项资金,科学选定重要政策、重点项目、重大资金,分项分领域建立审计项目库。目前,已涵盖科技类、教育类、社保类等9个领域,涉及资金规模270多亿元。在今年制定预算执行审计计划中,该局坚持省市县三级联动,创新开展“四个三”模式,同步开展了“市本级+1个开发区+7个部门+5个系统(行业)”审计,充分发挥项目库在项目计划中的“孵化器”功能。建立领导干部审计对象分类管理库,该局坚持全面覆盖,突出重点,把全市400余名市管干部纳入对象库,入库干部5年内轮审一遍。同时,推进关口前移,加大任中审计,连续三年任中项目占比达到60%以上。强化对行业系统经济责任审计力度,利用分类管理库加大对教育、医疗、社保等重要行业领域的关注力度,提前纳入项目储备,规范行业系统管理。建立公共投资工程审计项目库,该局加快投资审计转型,建立健全了市本级1000万元以上、具备审计条件的投资项目动态管理库,实行审造价、审财务、审管理、审质量、审效益“五审并举”,每年按比例抽审,确保建设周期内重大项目全覆盖。去年以来,该局先后对潍坊高铁北站片区、中心城区海绵城市建设等45项市属重点项目进行跟踪审计和复审抽审,审计投资额55亿多元,核减投资额1亿多元。
实行全过程管控,确保达到立项预期。该局对所有审计项目严格限时管理,用好信息化平台,开展项目后评估,保证立项不走偏、不走样,让项目既“立好项”又“结好果”。严格限时管理。结合“金审三期”应用,运用甘特图对今年开展的52个项目分2批进行调度,倒排工期、挂图作战,按月推进、实时通报,对调度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指出及时解决,目前已实施的40个项目全部按期推进。强化线上控制。坚持以用为本,运用“金审三期”,全流程规范项目管理。实行源头管理,把年初所有项目计划录入平台计划统计直报分系统,进行计划编制和项目分解,发挥“龙头”作用;加强进度管理,在审计业务管理子系统项目中设置准备、实施、报告、整改四个阶段,环环相扣、压实责任,落实监督职责;推进前置审理,基于系统同步复核模式,跟踪把控审计质量,开展集体会商,规范审计业务文书,形成了既重事后、又重事前事中的审理模式。完善后评估机制。该局对已经完成审计项目的目标、过程、绩效和影响进行分析,确定项目预期的目标是否达到、依法实施的审计过程是否合理有效、审计成本是否与绩效配比、审计结果是否产生积极的社会影响,为审计项目立项提供参考依据。今年,该局抽取了11个项目进行分析评估,指出了在投入产出、成果开发方面的不足,通过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为有效盘活审计资源、科学规范项目管理提供有益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