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版:广告

盐碱地里采“参”忙

(2022年11月18日) 来源:潍坊日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高家村的村民正在收获丹参。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窦浩智 文/图
  “今年的丹参一亩地能收接近1500公斤,除去人工和管理成本,亩均收益2000多元钱。”11月17日上午,在昌邑市下营镇高家村的农田里,正在收获丹参的纪丛建和乡亲们脸上写满了丰收的喜悦。
  收获机沿着田间一垄垄的丹参隆隆驶过,铁犁在把土壤深翻之后,一棵棵的丹参便被连根拔出,扬在了松软的土壤表面,在经过简单的去土之后被村民收入袋中。
  “今年种了400多亩,同时种植的还有白术、黄芩等,现在一天下来最多能收20多亩地,全部收完还得一个多月。”纪丛建介绍说。
  高家村地处昌北盐碱地带,农作物种植产量低,种地的收成基本“靠天吃饭”。近年来,该村坚持党建引领,村党支部书记纪丛建带领村民成立新时代中草药农民种植专业合作社,对村里土地进行了集中流转,在盐碱地上尝试种植中草药。在经过了初期的探索和实践之后,去年以来高家村的千亩中草药种植基地开始初见效益。
  盐碱地上种中草药,对纪丛建来说是个新课题。为了提高种植产量,纪丛建与山东农业大学有关专家教授建立合作,邀请专家对中草药种植进行专门指导。“我们与相关中草药中间商建立了销售渠道,销路不用愁,我们只要集中精力提高产量和产品质量就行。”纪丛建表示。
  如今,高家村的中草药种植已成为当地村民致富的“良方”,收获时节,每天都有三四十名当地农民参与到中草药采收中,在拿着流转土地保障收益的同时,还可通过季节性打工获得另一份收入。
  “今年我们还新上了烘干机,下一步计划进行中草药项目的深加工,提高中草药种植的附加值,进一步拓展中草药种植产业链,带动更多农民增收致富。”纪丛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