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窦浩智 通讯员 牟子朋)今年以来,昌邑市龙池镇聚焦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中基础性、易反弹的关键点,强机制、攻难点、促提升,统筹兼顾,点面结合,大力实施整治行动,助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质增效。
党建引领聚合力。充分发挥村级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动员各级党员干部投身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汇聚人居环境整治新动能。结合各村实际,做好“门前五包”责任制落实,对主干道保持一日两扫,对村容村貌、房前屋后集中清理打扫,对乱堆乱放、乱贴乱挂、乱写乱画等问题重点清理,彻底整治“脏、乱、差”及“四大堆”现象。同时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融入党员活动日,形成“支部引领、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的良好氛围,实现人居环境整治新提升。
公开宣传造氛围。持续发挥村“两委”及党员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积极动员群众参与整治。结合各网格难题、痛点,研究制订专项整治方案,利用微信公众号、微信群等进行“点对点”宣传推动,及时向群众展示整治成效。同时,充分利用村务公开栏、村村通“大喇叭”、入户发放明白纸等形式,大力宣传人居环境整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高群众的参与意识和创建美丽乡村的自觉性,确保政策人人知晓,从而凝聚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强大合力,营造齐抓共管的良好氛围。
示范整治促提升。坚持以“小工程”解决大民生,加强农村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处理,推进湾塘整治,打造“口袋公园”。打通各村“断头路”,目前岱邱村、二甲村、石桥村、孙家庄村的“断头路”已陆续打通。开展全域残垣断壁清理和弱电整治。集中清理全镇残垣断壁110余处;通过梳理、捆扎、套管、剪除等方式,“空中蜘蛛网”得到有效整治。由镇人居环境整治督查小组每月开展考评,建立督查考评机制,统一整治标准,跟进监督考核,对整改难度较大和具有较深历史遗留问题的,持续督办,对于进度落后的村居,重点督办,领导班子定期现场督查,确保问题快速、妥善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