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党建活力成为高质量发展的生命力

——高密市强化党建引领多方联动点燃城市发展“红色引擎”

(2022年12月16日) 来源:潍坊日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方文婷
  强基固本筑堡垒,凝心聚力谱新篇。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加强城市社区党建工作,推进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持续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有效实现党的领导的坚强战斗堡垒。
  高密市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统领,解放思想、坚定信心,锚定目标、加压奋进,全市广大党员干部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不断推动“四提五要”走深走实,切实把党建资源转化为乡村振兴动力、把党建活力转化为基层治理效能、把党建成效转化为产才融合发展成果,把党建转化为担当实干之风,齐心协力书写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组织聚力 描绘乡村振兴新画卷
  “从‘党员家庭挂牌’到‘两亮、三评、一创’为主要内容的党员奉献积分制,从‘党员讲坛’到‘党员联系户’,我们村始终冲在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的改革前沿。”在高密市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擂台比武大赛上,柴沟村党总支书记王京福慷慨激昂地说。
  今年以来,高密市创新采用“首月社区比赛、次月镇街比拼、季度市级比武”赛制,通过分级搭建比武擂台,持续性开展“擂台比武”,先后举办比武314场次,评选季度擂主133名,涌现出一批有思想、活力强、能干事的村党组织书记,“头雁方阵”不断壮大。
  头雁飞,雁阵随。为更好发挥党建引领作用,高密市持续深化供销社、农村社区、农民合作社、信用社“四社共建”模式,推广耕、种、管、收、储、加、销“一条龙”土地托管服务,创办“新三权分置”式土地股份合作社701家、联合社26家,带动村集体增收2000余万元。
  镇(街、区)通过村党组织“结对共建”、农村社区“区域联建”、做强特色产业“行业统建”等路径,培育形成五龙河农文旅共同体、姜庄镇非遗传承联盟等一批典型示范,形成“阚家葡萄”“胶河土豆”“大金钩韭菜”等一批特色产业镇村,奏响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大合唱”。
  组织兴则乡村兴,组织强则乡村强。高密市聚焦抓基层、强基础、固基本,持续强队伍、建机制、增活力,促使农村基层党组织更加坚强有力,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组织活力。
  党群合力 构建基层治理新格局
  “以前,老百姓碰到烦心事,习惯到上级部门反映或拨打12345热线,自从有了‘德邻客厅’,大量矛盾纠纷在社区就得到了解决。”醴泉街道西关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蔡洪信说。
  今年以来,高密市打造的“德邻客厅”共接待来访群众1.3万人,调处矛盾纠纷3900余件,通过有针对性地疏导群众心理、调处邻里纠纷,实现了“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
  基层治则百姓安,高密市始终把基层治理成效作为检验群众满意度的“晴雨表”,持续夯实共建共筑共享治理体系,深入开展“织网扎根”行动,将1391个城乡基础网格,细分为8956个微网格,成立基础网格党支部1215个、微网格党小组3183个,确定党员中心户1.4万余名,构建起“镇街党(工)委—社区党委—网格党支部—微网格党小组—党员中心户”的基层治理体系。
  在密实的基层治理体系下,高密市还建立“市级领导联社区、市直部门联网格、党员干部联户”三联机制,121个市直单位、5200余名党员干部进网格,联系7.1万余户居民。引进和培育2200余个社区社会组织,推动12家快递外卖企业的760余名从业人员进驻社区担任移动网格员,实现了平时能服务、战时能应急。
  高密市以党建为引领,统筹集聚资源要素“进网入格”,推动形成社区治理合力,将服务送到了群众家门口,切实打通了基层治理“最后一公里”。
  生态着力 推动产才融合发展新方向
  不久前,在高密市第二届科技创新与人才发展峰会上,南京农业大学谢翀教授与山东望乡食品有限公司正式签订了合作协议,开始共同研发功能性小麦胚芽饮料。除此之外,多个人才签约项目也正式落地。
  以城聚才,以才兴城。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真心爱才、悉心育才、倾心引才、精心用才,求贤若渴,不拘一格,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人民事业中来。
  高密市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聚焦产才融合发展,通过创新实施“凤还巢”在外人才回乡计划,开展“青雁归巢·筑梦凤城”在外学子回乡行、“科技创新与人才发展峰会”等21次产才对接品牌活动,引进高层次人才67名、青年人才5500余名。
  对一座城市而言,要用心引才,更要倾心留才。高密市创新实施“金巢”工程,建立“凤城惠才卡”制度,配套优居、优诊、优行、优置、优审5大计划,为来高创新创业人才提供“一站式”专属服务。
  备好满足人才需求的“关爱套餐”,还要搭好能让人才“大展拳脚”的舞台,方能让更多“千里马”竞相奔腾。该市建立了“产业技术研究院+专业研究院+研究所”组织架构,集成技术研发、人才招引、项目孵化等功能,打造出创新驱动发展的核心引擎。今年以来,帮助高锻机械、望乡食品等30余家企业与山东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等10余家高校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
  满满诚意流向“第一资源”,高密市人才“活水”奔流涌动,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步伐越迈越清晰,越走越坚定。
  作风助力 加速干事创业步伐新突破
  “广大党员干部需要不断更新专业知识,才能跟上城市发展步伐。前段时间,我们举行了一次不动产登记业务技能知识竞赛,让干部们认清了自身存在的业务和能力短板,避免他们在工作中出问题。”高密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党组书记、局长禚见前说。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高密市把干部能力作风作为推动发展的关键“变量”,通过开展干部专业能力“大培训大练兵大比武”,将党员干部担当实干的良好风貌不断转化为发展动能。
  择优选派10余名干部到北京、深圳等先进地区体悟实训,遴选280余名干部经受重点一线工作历练;培育打造“自然资源大讲堂”等学习品牌80余个,累计培训干部1万余人次……高密市通过多种培训方式,全面提升干部素质能力。
  在干部综合素质能力提升的基础上,该市创新实施重点攻坚项目“揭榜挂帅”行动,梳理制定15个攻坚项目榜单,每个项目成立工作专班,落实进展情况日通报周调度、攻坚成效与奖惩挂钩等工作机制,确保“一个项目、一个专班、一套方案、一包到底”,为广大干部提供“大展拳脚”的舞台。
  有竞争才更有进步动力,该市创新实施干部“积分制”管理,对干部的工作表现量化赋分,将积分结果与干部晋升职级、调整使用和评先树优相挂钩,建立了能上能下的岗位动态管理机制,充分调动了干部担当实干、创先争优积极性。
  固本强基,行稳致远。高密市坚持党建引领“出实招”,筑牢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持续激活组织活力,打造人才高地,多方联动,推动高质量发展“见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