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崇之光 辉耀潍坊

——我市推动新时代退役军人工作高质量发展综述

(2022年12月16日) 来源:潍坊日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尹莉莉
      通讯员 王萌萌

  潍坊市是驻军大市、兵员大市、安置大市,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退役军人工作,全市各级各部门从讲政治、顾大局的高度把退役军人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到位,凝心聚力为广大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排忧解难,全市退役军人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加强军人军属荣誉激励和权益保障,做好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工作。巩固发展军政军民团结”,为新时代退役军人工作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我们将锚定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任务目标,牢记‘国之大者’,坚定事争一流、唯旗是夺的决心,以‘推动退役军人工作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让退役军人获得感成色更足’为主线,以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振奋的精神、更加过硬的作风,加强退役军人事业发展战略谋划,强化军人军属荣誉激励和权益保障,精准做好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工作,巩固发展军政军民团结,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全力推动新时代退役军人工作持续走在前,让尊崇之光辉耀潍坊大地。”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党组书记、局长刘超坚定地说。
    提升基层服务保障水平,打通“最后一公里”
  ——高标准打造更加精准精细高效的服务保障体系

  退役军人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经过人民军队“大熔炉”淬炼的广大退役军人,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建立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是畅通政策落实、服务保障“最后一公里”的关键举措。我市科学谋划、制定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新时代退役军人工作的实施意见》等重要政策文件,凝聚各级各部门资源优势,高质量做好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各项工作。
  全市共建成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7138个,市、县、乡三级和服务对象在30人以上的村(社区)服务中心(站)全部完成全国示范型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创建任务。
  依托健全完善的服务保障体系,共完成精准信息数据采集35.4万余人,今年常态化联系退役军人86.7万余人次、解决问题5800余个。
  不断提升退役军人“两支基金”使用效益,目前累计发放创业扶持贷款4329笔,达9.78亿元,发放额度全省第一,争取政府贴息8200余万元;发放困难帮扶资金361笔,达264.5万元。
  创新开展了“大调研、大评估、大提升”活动,精准掌握全市各级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机构建设、场所建设、设施配备、作用发挥等情况,全市服务保障体系建用并举、稳进一体、全域提升。
  打铁还需自身硬,为推动全市退役军人工作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今年全市退役军人事务系统开展了以“干部素质争一流、业务工作争第一,守正创新树品牌、强化宣传树形象”为主要内容的“双争双树”活动,推动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举办全市退役军人事务系统干部素质能力提升培训班,是全省唯一覆盖市、县、乡三级退役军人工作者的大范围、宽领域、高层次培训。
  组织开展了青年干部理论学习活动,重点开展党内法规、退役军人政策法规等8大方面内容的学习,组织实用式知识竞赛、“岗位练兵大比武”等活动48场次。
  我市高标准打造更加精准精细高效的服务保障体系,让服务保障深扎基层,让温暖关爱直抵内心,全市广大退役军人的幸福感、获得感不断增强。市退役军人事务局被退役军人事务部、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联合表彰为“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先进单位”。
    办好“暖心事”,架起“连心桥”
  ——持续巩固发展军政军民团结局面

  潍坊历来有拥军优属、拥政爱民的光荣传统。紧扣强军之要,我市始终把双拥工作作为事关全局的大事来抓,有力促进了经济社会建设与国防建设协调、融合发展,连续六届荣膺“全国双拥模范城”。
  如何在新时代继续发挥“双拥办”桥梁、纽带作用,一直是退役军人事务部门关注的重点之一。
  为方便驻地部队官兵子女入园入学,市退役军人事务局与教育部门、驻潍部队建立了“市双拥办—市教育局—军分区—驻潍部队—县市区教育部门—学校”六方常态化的通联机制,建立了一套个人零跑腿、政府全程办的入园入学流程,每个驻地部队官兵子女不出门便能享受到“点单式”入学待遇,官兵的“烦心事”变成“开心事”,已有1557名军人子女在市区优质公办学校入园入学。这一经验做法在全国推广。
  在全市开通30余条拥军线路,基本覆盖了所有驻潍部队。在对现役、退役军人凭有效证件享受免费乘车优惠政策的基础上,为退役军人量身打造了“潍坊市退役军人优待卡”,目前已办理三万余张。一条条公交线连接军民心,一张张优待卡饱含军民情。
  解除“烦心事”,搭建“拥军线”……一个个双拥共建的亮点闪耀,是我市积极帮助部队办实事解难题,全面落实各项双拥优抚安置政策的有力行动,打造着双拥共建的潍坊品牌。
  变“部队提需求”为“地方主动问”,通过双拥工作信息联络员制度和“一张清单”问题解决机制,三年以来共征集驻潍部队困难问题232项,第一时间按照“纳入清单—分析研判—协调解决—督导回访”四步法开展工作,目前已成功解决228项。
  扎实做好“双清单、三助力”试点工作,进一步做好驻潍部队军人随军家属就业安置工作。建立完善“军嫂就业信息库”,常态化开展军嫂家政技能提升和岗位推介活动。
  双拥花开,鱼水情深。在救助困难军属家庭、退役军人家庭,走访慰问优抚对象的同时,我市各级退役军人事务部门走村入户、敲锣打鼓将立功喜报、功臣牌匾送到立功军人家中,极大增强了军人军属的荣誉感、获得感和幸福感,鼓舞和激励现役军人在部队安心服役、建功立业。
  今年,我市作为全省代表之一,迎接中央退役军人事务工作领导小组“全国双拥模范城”创建工作届中考评调研和退役军人工作综合督查等多项全国范围内重大检查,全面展示了我市退役军人工作显著成绩和亮点做法。
    高质量落实安置就业政策,用心用情用力服务
  ——增强退役军人获得感成色

  8月26日,转业军官刘迪在2022年潍坊市市区转业军官公开选岗活动结束后表示,对“考试考核、公开选岗”的“阳光安置”非常满意。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市退役军人事务局联合组织、编办、人社、国资等部门,科学编制622名退役士兵安置计划,全面做好公开选岗各项准备工作。创新拓展“三到位、三跟踪”安置服务保障机制,实现了部队、单位和军人“三满意”。
  建立完善军创企业数据库,目前已纳入6700余家,组织线上线下退役军人专场招聘活动30余场,协调3700余家企业提供4.2万余个岗位。
  探索筹建潍坊市军创企业联合会、潍坊市退役军人职业教育学院,为全市广大退役军人提供培训就业、创业孵化等“一站式、全周期”服务。
  好的“服务激励”,让退役军人完成了“退役老兵”到“职场新兵”的角色转换,树起了“筑牢退役军人‘真本色’,从头越再立新功”的理念。
  正是将退役军人工作凝聚到全市高质量发展大局中来,打好“政策+服务”组合拳,让退役军人在回归地方,投身经济社会发展时眼里有路、心里有底、身上有劲,汇聚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的退役军人力量。
  做实做细优抚褒扬,传承红色基因
  ——浓厚全社会尊崇军人氛围

  临朐县蒋峪镇刘家营村因战七级伤残军人刘树芹今年93岁,年老体弱,蒋峪镇退役军人服务站站长刘曰兰和工作人员赵杰,主动上门为其采集信息并办理了全国退役军人优待证。
  这是我市以“严真细实快”作风帮助退役军人尽快申领到专属“红色名片”的一个缩影。我市将全国优待证制发作为重中之重,市、县、乡三级成立170个工作专班,持续优化“专班推进+资源整合”“系统培训+现场推演”“服务保障+督导反馈”机制。
  市退役军人事务局通过点上抓试点经验、线上抓流程再造、面上抓快稳协调,有的由“集中办”转为“上门办”,有的通过线上办理实现了“让数据多跑腿、退役军人少跑路”。目前已发放25.4万余张,发放进度居全省第一,经验做法在全省相关会议上做了典型发言。
  时代常新,尊崇长在。我市系统化开展主题宣传活动,组织开展了“红色记忆新征程·潍水老兵续忠诚”等系列活动380余场次,受众人数达5.36万人。抢救式挖掘全市3053名新中国成立前和抗美援朝老革命军人基本信息,实现荣誉档案建立全覆盖,拍摄口述纪录片254人、2.2万分钟。组织召开了全国退役军人先进典型事迹巡回报告会、“红色基因在传承——听老兵讲述英雄故事”活动、庆“八一”军休干部座谈会等,社会崇拜英雄、尊崇军人、尊重退役军人氛围更加浓厚。
  我市整合拓展优待项目,筹划组织潍坊市“荣军联盟”,进一步扩大“拥军崇军”朋友圈,努力让优待证含金量更高,让广大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获得感成色更足。
  纪念,是为了致敬,更是为了传承。我市扎实推进烈士纪念设施提档升级工作,全市投入3700余万元专项用于烈士纪念设施保护管理,今年的26项维修改造任务已完成25项。精心策划了“9·30”向人民英雄敬献花篮仪式、“潍坊·云祭英烈”大型网上祭奠等活动,将英烈们的不朽精神在各条战线、各行各业发扬光大,在全社会营造了尊崇英烈的浓厚氛围。
  强化思政引领,打造“工作品牌”
  ——激励退役军人投身经济社会建设

  实施党员奉献积分制,党建引领共同富裕,这是高密市柴沟镇柴沟村党支部书记王京福交出的时代答卷。他既有“山东省担当作为好书记”称号,还有“齐鲁最美退役军人”的荣誉。他一切从群众的利益出发,知村情、暖民心、知民意,带领全村干部群众,把柴沟村建成了远近闻名的富裕和谐新农村。
  “兵支书”王京福是我市选拔的众多“兵支书”中的一员。市退役军人系统联合组织部门,高标准高质量做好“兵支书”选拔和推荐工作,加大选育管用力度,实施了优选一批“兵人才”、精选一批“兵干部”、严选一批“兵支书”的“三步走”战略,激励1400余名退役军人担任村(社区)“两委”成员,在乡村振兴、基层治理中“站排头”。
  市、县两级先后评选“最美退役军人”“优秀兵支书”190余名,典型示范作用更加凸显。
  致力打造山东老兵志愿服务“潍坊品牌”,全市有2772支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伍、2.3万余名退役军人奋战在社会治理、疫情防控和应急救援一线,退役军人用行动擦亮了“志愿红”。
  在全省率先成立的由退役军人律师组成的法律志愿服务团,为退役军人、军属提供代写文书、法律咨询等8大方面公益服务,开展普法活动76场次,帮助挽回经济损失4000余万元,经验做法获退役军人事务部领导批示,并在全国推广。
  组织成立了关爱退役军人口腔健康志愿服务团,协调52家口腔医院免费为退役军人及直系亲属提供服务,打造出了管理规范、特色鲜明、服务精准的退役军人志愿服务品牌。
  用心用情用力做好退役军人各项工作,全市退役军人工作往实里做、往深里抓、往心里走,奋力书写着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潍坊退役军人工作的崭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