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窦浩智 通讯员 沙磊)连日来,峡山区郑公街道大力开展以清理残垣断壁、私搭乱建、荒废宅基地为目标的“三大”攻坚战,进一步擦亮郑公街道底色,补齐影响群众生产生活短板,实现乡村“旧貌换新颜”。
细化措施摸排,明晰工作台账。由各包村干部牵头,村“两委”干部分头成立34个摸排小组,充分发挥网格员的一线作用,对照标准对“残垣断壁、私搭乱建和荒废宅基地”三个方面,逐户进行摸排,累计发现各类问题848个,全部分类建立问题台账,落实街村两级包靠责任人,逐个挂图销号。
聚集问题重点,全力开展整治。确定“村统筹、户自筹、村户共同承担”三种整改模式,并根据各村实际发挥村支部书记主观能动性,各村由村“两委”干部带头,分头成立190余个整改小组,雇佣机械460余台次,人工6200余人次,整改三大方面问题791个,整改完成率93.28%。各村大喇叭积极宣传“三大”整治的重要性,形成群众加油干、齐心干的良好态势。
强化督导检查,确保整治成效。街道连续2次召开现场点评会议,督导村支部书记切实转变工作作风,转方法、提效能,学习借鉴优秀工作经验,加快推进工作落实。街道主要领导召开社区书记约谈会议1次,连续下发问题通报11期,对工作不力、清理进度不大的包村干部、村支部书记约谈3次,进一步压实街村干部责任。
依托网格治理,推动长效管护。发挥基层网格员的治理作用,由包村干部包村、村干部包区域、网格员包网格,网格员每日巡查包靠户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提醒整治,确保织密红色网格包靠监督体系。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制定切实可行的《村规民约》《门前三包》等长效约束机制,确保行得通、执行严、效果实。充分发挥两支环卫队伍长效清理作用,对镇区和村庄内部、主干道等部位进行全面托管,完善环卫考核办法,确保管护成效。积极开展“小院带大院”活动,发挥“美丽庭院”带动作用,累计打造“美丽庭院”1400余户,有效激发了村民参与人居环境整治的热情和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