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李洪明
通讯员 王双双
她先后获评全国最美志愿者、中国百名社工人物、齐鲁和谐使者,当选为潍坊市第十三次党代会代表、山东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代表。今年她被潍坊市委组织部评为“实干奉献好党员”。她就是潍坊市志愿服务联合会秘书长、潍坊市社会组织培育中心党委书记曹冬梅。工作中,她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不断创新工作机制,在党委政府、广大群众和社会组织间架起了沟通的桥梁,带领全市185家会员单位,广泛开展各种志愿服务活动,在疫情防控、精准扶贫、乡村振兴、社区治理、文明城市创建等方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创立了很多经验和做法,在全国推广,用一抹志愿红,温暖一座城。
认真履职,引领社会组织政治方向
作为潍坊市社会组织培育中心党委书记,她认真履行党建工作职责,引领近100家社会组织开展规范性党组织建设,创立建组织扩覆盖、建载体聚合力、建平台促发展、强队伍激活力“三建一强”党建工作法,不断增强党员们的党性修养,党员志愿者在开展活动过程中,党旗竖起来,身份亮起来,责任强起来,通过实实在在的公益项目来传递党的声音和温暖,把党的政策通过志愿服务活动更好地传递到百姓的灶头、床头、心里头。
2017年,她牵头成立潍坊市社会组织团委,2019年、2020年相继成立潍坊市社会组织培育中心工会和潍坊市社会组织培育中心妇女联合会,形成了完整的党群共建结构。
勇挑重担,开拓全市社会工作阵地
曹冬梅以“义工+志愿者”协作模式推动社会组织向专业化转型,一方面,倡导社会组织引入专职社工,引领社会组织专业化发展,另一方面,建立专家智库,加强社工专业赋能培训,带领培育中心218人考取社工证。2018年,在寿光市遭遇洪水灾害后,她带领15名社工和心理咨询师进驻村庄,连续5个月开展社会工作服务项目,为村民提供专业的心理及就业支持,她和团队坚持将心比心、换位思考,从最开始村民不接受,到中期邀请社工到村民家中就餐,再到项目结束时村民流泪告别。
2021年,为统筹加快推进乡镇(街道)社工站建设进度,她勇挑重担,带领五家专业社工机构,分别承接了坊子区总站以及7个街道社工站筹建工作。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探索形成“一心多环”的建设路径,相关经验做法在全省推广。培育中心还承接了高新区社工总站建设项目,累计提供专业服务9402人次,入户探访1272户,惠及2656人。今年2月,培育中心又承担了青州市社工站建设项目,聚焦社工人才培养,重点打造了五项亮点,即设立了专家研发室、项目研发中心、资源藏馆、文明实践大讲堂、社工人才培养基地。聘请20余名省内外社会工作行业专家,建立专家智库。同时广泛搭建平台、链接资源,引入7个项目,全力助推乡镇(街道)社工站建设。
创新路径,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与社会工作融合发展
作为坊子区、高新区和青州市的社工站建设项目负责人,曹冬梅在工作开展中坚持“社工+志愿者”的工作机制,积极打造“社工站+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双站合一的服务阵地。依托“双站合一”的阵地,实现阵地资源共用,构建起以社区、社会工作者、社会组织、社区志愿者、社会慈善资源为要素的“五社联动”体系,通过“社工+志愿者”工作机制不断推动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向基层、社区下沉。
现已打造“一碗馄饨做公益”“鲸鱼妈妈”“青禾”计划、“融治”未成年人保护平台、小白杨成长系列儿童关爱等品牌项目、壹基金“儿童平安小课堂”项目、壹基金“温暖包”项目、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女童保护”项目等10多个项目。项目落地以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为主线,以专业社工组织力量为支撑,推动社会工作与新时代文明实践融合发展,不断提高新时代文明实践的效率、质量,搭建了公益服务资源的共享平台,有效补充了民政基层力量薄弱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