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市首批特色高中评审结果公示。根据《关于做好首批省市级特色高中和第二批省市级普通高中学科基地遴选工作的通知》,经各县市区推荐、专家评审、网上公示,认定山东省青州第一中学等10所学校为潍坊市首批特色高中。此次活动,旨在积极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促进特色学科的建设,鼓励全市普通高中在课程内容整合、教学方式改革、课程资源开发、特色课程建设等方面积极探索、持续创新,为全市普通高中教育优质发展提供示范引领、改革样板、质量标杆。
本报讯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于哲 通讯员 王勇)近日,市教育局认定了10所学校为潍坊市首批特色高中,高密一中凭借优异的办学成绩、鲜明的办学特色获评这一殊荣。这是学校继被确立为山东省首批语文学科基地后,在全面发展素质教育、大力推进育人方式改革上的又一办学硕果。
近年来,高密一中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致力于“志向高远、人格健全、基础扎实、特长明显”的培养目标,按照山东省和潍坊市特色学科基地、特色高中学校建设要求,以课程体系建设、课堂改进提升、教师专业发展等为重点,创新发展思路,深化育人改革,奋力打造出一条内涵丰富、特色鲜明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夯实党建基础,推动党建业务融合。学校党委深化落实“一二二三四”党建工作思路,在强化党支部制度化、规范化建设的基础上,创新工作机制,着力推进党建业务深度融合,打造了“红源尚品”党建品牌,为学校重点项目的改革攻坚提供了正确方向和坚强领导。开展了教学先锋岗、育人先锋岗等评选活动,打造党员名师工作室,充分发挥党员在教学改革、课程研发等方面的作用。学校党委被评为山东省教育系统先进基层党组织、山东省中小学校“一校一品”党建品牌示范校、山东省红色文化传承学校。
依托学科基地,构建大语文学科体系。自2021年学校被确立为山东省语文学科基地以来,学校重点研究,全面规划,攻坚落实,制定了《高密一中省级语文学科基地三年规划》,组建了单篇教学研究、群文教学研究、基地资源库建设等16个项目团队。实施“大阅读”课堂改革活动,深化单篇经典文本教学,落实群文阅读教学,打造丰富的语文实践活动。高密一中语文学科基地建设情况被《山东教育报》推介,2人入选潍坊市领军人才培养计划,《统编语文必修教材读写研究》立项潍坊市课题。
落实立德树人,发挥“大思政”育人价值。学校确立了“厚植一中学子素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价值主线,构建起党建统领的大思政课体系。启动“大思政”全学科教学改进行动,致力于各学科教学的时政化、社会化和生活化。开发5门红色校本课程,学校党委书记作为首席导师授课讲史。开展“厚植一中学子素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毕业德育课程、“请党放心、强国有我”文艺晚会等主题活动。德育教育等四门课程被确立为全市普通高中新课程实施品牌课程。
坚持五育并举,打造一体两翼课程平台。确立了以学科选科课程为主体,提课程为两翼的“一体两翼”课程体系。制定了《高密一中课程开发管理实施总方案》,组建了包含校外课程建设专家、校内教科研骨干、学科名师、教改先锋等在内的课程建设导师团,建立起“一体两翼”课程网络管理资料库,制定了《高密一中学术积分管理办法》,目前共完成了60多项国家课程校本化成果,成立了80多门校本课程,60多个骨干社团,辐射带动全体同学的特长发展。
科学设计实施,铸造专精卓越教师团队。聚焦新高考、新课程、新教材,落实“用学术力量引领发展”理念,形成“教育要实现师生的共生共长”的教育共识,加强对新高考、新课程、新教材、高考评价体系等方面的研究力度。突出教师命题能力培养,组建学科命题研究团队,开展命题比赛、说课、备课、教学设计、多媒体应用等教学基本功比赛,打造出一支信念坚定、师德高尚、业务精湛、乐于奉献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学校被评为山东省教师专业发展研究基地。
研究改进提升,打造优质高效精品课堂。聚焦教学问题,探索“问题化教学”和“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以培训学习、集体备课、三课展示等为载体,创新课堂教学方式,以潍坊市《新课程、新课标、新课堂教学与评价模型》为指引,落实各学科课堂教学基本要求、不同课型基本流程和评价标准,形成启发式、探究式、互动式和体验式课堂教学新样态。
新时代赋予新使命,新征程呼唤新作为。在下一步的工作中,学校将以成功创建潍坊市首批特色高中学校为有利契机,深化落实省市特色高中建设标准要求,重点推进党建统领机制、现代治理体系、课程研发建设、课堂改进提升、教师专业提升、智慧校园建设等重点项目,以坚定的信念、有为的担当、扎实的行动,持续深化育人方式改革,奋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党和国家培养更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