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市司法局2022年法治服务保障十大亮点成果发布

(2023年01月06日) 来源:潍坊日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陈怀禹 张益阁
      通讯员 秦 帅    

  2022年,潍坊市司法局围绕为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提供有力法治保障,统筹推进依法治市和司法行政工作,在加强行政执法监督、创新行政立法机制、提升法律服务水平、深入推进普法治理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获评“全国司法行政系统先进集体”。近日,潍坊市司法局发布“2022年法治服务保障十大亮点成果”。
  执法监督全国试点圆满完成。扎实推进司法部确定的“省市县乡四级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工作体系建设”试点,印发试点方案,确定5个县市区为试点单位,在机构设置、人员配备、制度完善、机制创新、信息化建设、经费保障等方面探索突破,立体式行政执法监督体系基本形成。严格行政执法人员监督管理,审验换发全市6900余人的行政执法证件,筑牢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基础。
  重点领域立法创下历年新高。科学编制2022年政府立法计划,涵盖出租汽车、控制吸烟、垃圾分类、消防安全等重点领域,立法数量为历年之最。创新搭建“法汇民声”立法征求意见平台,出台《潍坊市政府规章评估办法》,相关做法被省委政法委推广。推动市政府提请市人大常委会审议《潍坊市志愿服务条例(草案)》等地方性法规6部,制定《潍坊市控制吸烟管理办法》《潍坊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等政府规章3部。
  法治建设典型经验全省推广。始终保持“争一等争第一”的信心韧劲,依法推进免费停车项目入选山东省法治为民十件实事,为全省仅有的2个市级项目之一,联合打造的“潍坊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赋能高质量发展”创新做法,被评为法治山东建设十大案例。完成“潍坊市法治为民十大实事”“潍坊市十大法治人物”评选,编印《潍坊市法治政府建设亮点工作集锦》,以点成线带面提升法治潍坊知名度。
  保障决策科学依法成效显著。实行重大行政决策目录管理,确定年度重大行政决策项目8个、文件计划项目41个,涉及城市更新、民生保障、乡村振兴、生态环保等20余个重点领域,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加强法制审核力度,将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作为重大行政决策送审必备要件,严控决策法律风险,审核行政决策240余件,相关做法入选全省法制审核指导案例予以推广。
  复议应诉经验做法省内领先。在全省率先出台《市区道路交通类行政复议案件快速办理工作规范》,创新“审前调解+证据共享+限时办结”机制,案件办理效率提速40%以上。开展行政应诉“双百行动”,在全市行政机关正副职负责人综合出庭应诉率达到100%的基础上,在省内率先制定《潍坊市部门正职负责人出庭应诉暂行规定》,实现部门正职负责人出庭应诉率达到100%。
  矛调机制入选全省创新案例。加速推进集约化非诉纠纷解决机制建设,完善县级“一站式”矛盾纠纷调解中心、“无讼超市”功能,推进“一中心一超市”向基层延伸,全市建成“无讼超市”134个,经验做法入选全省十大创新领域典型案例,做法被省委政法委推广。在全省率先研发首个“非诉讼纠纷集约化解办公平台”,全市司法行政系统305个基层单位、公共法律服务机构等上线开展非诉讼纠纷化解工作。
  优化营商环境质效再上台阶。组织开展“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法治保障攻坚行动,出台19条措施,助力营造良好法治环境。在全省率先制定《潍坊市涉企行政复议案件办理规范》,源头预防涉企行政争议,简化涉企行政复议手续,做法被“民主与法制网”刊发,全市共办理涉企案件725件。创新推行“企业公证顾问”制度,组建“企业公证顾问”服务团21个,办理涉企公证业务数量4700余件,以优质法治服务助力企业纾困增信。
  公共法律服务措施更加完善。制定出台《潍坊市公共法律服务事项清单》,涵盖10大类36项服务事项,全市公共法律服务供给水平全面提升。优化“潍律通——律师来了”为民服务平台,推广使用率和咨询答复率不断提高,截至目前平台浏览量达400万余次,律师免费解答咨询39万余次,直接受益群众10万余人。高标准完成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工作,用心用情为3700余名考生提供高效服务,助力法治人才培养。
  “八五”普法团队作战精准有力。创新“八五普法团队作战”机制,成立潍坊市“八五”普法讲师团,组建潍坊市“八五”普法服务队,分设“法治同行”“法护青春”“法润鸢都”“法进万家”“法治媒体”等5个专项服务队共400人,成立普法志愿者队伍,持续壮大普法宣传队伍,定期开展公益普法活动,提高全社会法治意识和法治能力。开通“潍坊市智慧普法依法治理云平台”,市直98个重点部门单位6600余名国家工作人员在线学法。
  基层治理法治保障持续加强。扎实开展“乡村振兴法治同行”主题活动,全市村(居)法律顾问协助起草村规民约、法律文书2000余件次,推动基层民主法治建设不断增强,“三优三促”助力乡村振兴做法被司法部简报刊发推广。加强基层示范创建,新创建国家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7个、省级17个。制定《社区矫正信息化核查联动工作机制》,创新教育矫治,打造生活上关心、就业上帮助的“暖心工程”,开展心理辅导2800余人次,帮助就业就学110余人,社区矫正对象再犯罪率持续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