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说喜鹊

(2023年01月06日) 来源:潍坊日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巩建国 摄
  ◎李学成

  喜鹊,土名野雀,黑喙,头颈部黑色,胸腹部有着洁白的羽毛,脚爪黑色,翅膀翎毛黑白相间,飞起来,似一朵滚动的花儿,煞是好看。
  清晨,喜鹊登上枝头,“喳喳”欢叫,儿童们也拍手雀跃:“野雀野雀喳喳喳,养活(生)个孩子没个牙!”
  七夕早晨,据说很少见喜鹊,它们都飞到天上去为牛郎织女搭鹊桥了,可见喜鹊是一种助人为乐的鸟儿。七十年代,农村缺乏文化生活,临近春节,我们村团支部组织青年排练文艺节目,活跃农村文化生活。一出小戏中,扮演老婆儿的演员有这样的台词:“树上的喜鹊叫喳喳,老婆儿我心里乐开了花,前天有人捎来信,媳妇今天到我家!”这说明喜鹊叫喜事到,是喜盈门的预兆。更有丹青妙手,画出了“喜鹊登梅”“喜上眉(梅)梢”的年画,贴在农舍墙上,鲜艳,美丽,吉祥喜庆。
  总之,在人们心目中,喜鹊是一种喜庆吉祥的鸟儿。小时候母亲教我的一首儿歌,我至今记忆犹新:花喜鹊,尾巴长,娶了个媳妇忘了娘;把娘背了山沟里,媳妇让到炕头上,擀油饼,烧辣汤,媳妇媳妇你尝尝;俺也不吃,俺也不尝,俺上山沟找咱娘,咱娘变成个屎壳郎,飞到柳树上,掉下来掉在狗屎上。本以为喜鹊会在媳妇劝导下,浪子回头接回娘亲,一家团圆,皆大欢喜。谁知儿歌为了押韵,导致了这样一种令人很不舒服的结局,也给喜鹊喜庆吉祥的形象抹上了一层糟糕的阴影。
  “谷雨前后,种瓜种豆”。辛勤劳作的农民,买来种子、化肥,播下玉米,种上花生。玉米、花生幼苗刚钻出地面,喜鹊飞来了,尖喙啄,利爪刨,吃掉种子,幼苗瞬间就萎蔫了。哪一片田地被喜鹊瞄上,它会把幼苗毁损一棵不剩。农民只好购种补种,增大了开支,加重了农民的负担。
  夏末秋初,花生结果了,喜鹊又飞来啄食花生。只有半仁的花生果被喜鹊贪婪啄食,花生地里一片狼藉。
  果园里的各种水果,果皮上刚现出淡淡的红晕,喜鹊就毫不客气地开啄了。
  为减少损失,人们动用了各种方法和手段,声嘶力竭地吆喝,敲击器物,放鞭炮,还把一种有强烈怪味的农药装瓶挂在树上,用气味熏,近年有人还动用感应声控来驱赶鸟类。
  也有人气急了爬上树去拆了鸟窝,来发泄对喜鹊的强烈不满。
  村里人讲喜鹊识人,谁拆了它的巢,它会把谁地里的幼苗破坏殆尽,遇到这个人,还会愤怒地俯冲下来,用尖锐坚硬的喙咬这个人。
  六月骄阳似火,炙烤着大地,热得人喘不过气来。灯塔崮西坡的路边,有一排高大挺拔的杨树,枝叶繁茂,浓荫蔽地,是个乘凉避暑的好地方。其中一棵杨树顶端浓密的枝桠上,有一个硕大的喜鹊窝,两只喜鹊站在窝旁的枝条上,偶尔叫一声,神情很悠闲。正在树下乘凉的我,亲眼目睹了这样有趣的情景:一只拖着长尾巴的松鼠跃上了树干,灵敏地向喜鹊窝冲去,两只喜鹊发现了松鼠,立刻进入了紧张的防御状态,急促地“喳喳”躁叫着,俯冲下来,用嘴巴啄、用翅膀击打松鼠,竭尽全力阻止松鼠靠近鹊巢。但松鼠动作轻快敏捷,纵身一跃钻进了鹊巢。两只喜鹊焦急地跳跃,鸣叫,眼睁睁看着松鼠侵犯了自己的窝。松鼠进入鹊巢,好久没有出来。我在心里猜想,松鼠这是去舔食窝里的喜鹊蛋吧?松鼠大概不是食肉动物,它不会去嚼食喜鹊刚孵化出来的幼鸟吧。
  看到刚才一幕的我感慨万千,保护环境,我们的世界便生机勃勃。